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39|回复: 4

[其他] 瓦屑坝,望江人的根!

[复制链接]
UID
48692
回帖
2835
金币
110 个
注册时间
2012-7-13
QQ
发表于 2016-4-10 19: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江西瓦屑坝简介



江西瓦屑坝位于鄱阳县城西十公里的莲湖乡。据考证,这里是古代鄱阳湖地区的水运交通枢纽,加上优良的土质资源,制陶工埸规模宏大。这里的陶瓦曾销往全国各地乃至皇宫作营造之用。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古陶被列为首位,瓦屑坝古陶是祖辈创造出来的灿烂之花,是鄱阳湖地区古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带着远古的印记,泥土的鲜腥,传导出历史脚步的轰鸣,伴随着我们的先民从鄱阳湖的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唐朝末年,经兵燹之灾,这一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变成了废墟。鄱阳县志在“文物遗址”中载:“瓦屑泠,莲湖乡一村名,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无数陶片堆积而成的一条长坝,故过去称‘瓦屑坝’。陶片自双港河起,迤逦二十多华里至莲湖止,河中陶片虽经千百年河水冲刷至今仍有如此之多,诚为罕见。”


古代的瓦屑坝是渡口,是码头,是豪门望族居住的地方。这时的扁子港上曾经帆樯林立,这时的筷子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这里的“乱甓颓垣,绿杨衰草,久与汉寝唐陵……”,足见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历史进入“五代”以后,瓦屑坝的“坝”字渐隐,而以‘瓦屑泠’独传。宋元之后,随着全国经济重点的南移,江西一跃而成为全国首富,人口之众也是首屈一指。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残酷战争,造成了鄂皖豫川等地大片土地荒芜,成了百里无人烟的“宽乡”,江西因为吴宏、于光等饶州守将把住了鄱阳湖的咽喉,罹难稍浅,地方相对安宁,成了地少人多的“窄乡”。为了发展经济,明清两代统治者开始从江西等地移民,瓦屑坝这个壮阔汗漫的古老渡口,自然成了江西官方首选的移民集散地。


黎民大迁徙触动了赣鄱大地敏感的神经,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移民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从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牵挂与迷惘,走向鄂豫皖,走向哪未知的远方……因而被史家称为“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


据文献载;移民的祖先荜路蓝缕,以处草莽,插草为标,划地结庐,劈山开田,筑园树桑,认贡纳赋,子孙繁衍至今已近两亿人。他们对“宽乡”的经济发展有再造成之功,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移民后裔中举人、进士、宰相、将军民族英雄文学家科学家、银行家、企业家……如群星璀璨。然而,这些名人志士并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宗曾经付出的代价。在众多的史料、名人笔记、谱牒中都记载了祖宗来自江西瓦屑坝。是当年朝廷一纸“禁止回迁”令,斩断了移民回迁的念想。如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大移民,为了国富民强,造成了许多家庭的悲哀,他们的精神创伤许久难以平复。”年长月久,与故乡失去联系的移民渐渐忘记了祖籍的具体地点,但“瓦屑坝”却千百次在记忆中出现,且口口相授,代代相传,有的言之凿凿记载在族谱中。瓦屑坝就是江西移民的“根”,是他们灵魂的归宿、夙愿的寄托、也是他们千百年守望的精神故园。


近年来,到瓦屑坝寻根问祖的移民后裔纷至沓来,仅‘互联网’上发布的有关“瓦屑坝”的信息就达5000多条。瓦屑坝是江西移民的历史情结,它的魅力吸引了很多移民后裔前来寻找先辈的足迹,寻找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瓦屑坝在移民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望江穿越创意影像馆图文礼品定制热线:15324555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580
回帖
2491
金币
2348 个
注册时间
2011-10-4
发表于 2016-4-10 1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听说我的老祖宗也是从哪里搬迁一肩挑过来的!
很崇拜令狐冲和周恩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1328
回帖
656
金币
6 个
注册时间
2013-11-21
发表于 2016-4-10 19: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8692
回帖
2835
金币
110 个
注册时间
2012-7-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望江穿越创意影像馆图文礼品定制热线:15324555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4226
回帖
3849
金币
869 个
注册时间
2016-3-12
发表于 2016-4-10 2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是这么回事,族里也是这么流传的,只是先生考证的更详细,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6-3 18:32 , Processed in 0.10839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