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711|回复: 5

[其他] 望江年俗

[复制链接]
UID
18140
回帖
3417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发表于 2020-2-10 2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20-2-10 20:08 编辑

望江年俗


    要说望江的年俗,那可是“十里九不同,各处一乡风”。圩区的居民是近百年来,陆续来自五湖四海的荒民。而山区的“原居民”,也是几百年前从江西、湖北等地移民过来的。时间一长,风俗人情渐渐融合,差异也就不大了。
    望江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应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自腊八起,就为过年忙碌。妇女们在腊八那天,进庙拜佛;吃腊八粥。
    杀年猪是大事,腊肉腊肠腌猪蹄,全靠家养的二师兄呢!富裕人家,腌鱼、腌鹅、腌肉等腊货挂在墙上,是一溜溜的。
    杀了年猪磨糯米。糯米浆沉淀后,晒干,成糯米粉果,是做汤圆必备的食材。
    有的地方打米面,打年糕。有的地方“踏”豆丝。豆丝当然不是用脚踏出来的,是用锅铲类工具,在热锅里一片一片地“糊”出来的。等凉后切条,晒干而成。
    做米糖、芝麻糖是必须的。熬糖稀可是个技术活。炒花生,炒瓜子,炒蚕豆,炒“六谷(玉米)炮”等等,一般都是邻居互帮完成的。腊月是伢子们零食最丰盛的时节。
    腊月二十三(也有二十四的)送灶神,除夕夜接灶神。送灶神一般是做糖馅粑,粑是自家人吃,灶王爷只有看的份,却说是哄灶王爷满嘴甜蜜地去逗玉皇大帝。接灶神更简单,把锅碗一洗,在厨房门口放挂小鞭炮,还怕你灶王爷不上岗?
    腊月二十四(也有二十三的),接祖宗回家过年,也叫过小年。接祖和送祖,都是祭祀活动。即在祖宗牌位前,摆供品,焚香烧纸祭拜。接和送都是一样的那么做。正月十五送祖,也有初三送祖的。
    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便是打豆腐、炸年货,年味更浓了。
    除夕那天,“门对子”(春联)是要贴的。不仅每个门窗都贴对子或福字,连大型机具、牛棚、猪圈、鸡笼、谷仓都要贴“出入平安”、“六畜兴旺”之类的红纸条。
    门对子贴好,就代表真正的过年了。即使欠了人家钱没还,债主也不会上门讨要了。

    吃年饭之前,先摆上福食(肉、鸡、鱼各一碗)和三个酒杯三双筷子,祭天地、祭先祖。(也有上附近祖坟山祭拜的)完成仪式后,鞭炮一放,关门吃饭。
    年夜饭最丰富,平时省吃俭用,好东西都留着过年吃。当地没有或家里没有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带鱼、海虾等,都是腊月上街采买的。当然,过去并不是家家都舍得买。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市场物资丰富,又有冰箱储备,腌鱼腊肉之类因含亚硝酸盐过高,没多少人吃了。猪也没人养了。年夜饭以新鲜的肉类、禽类、鱼类为主,海鲜、反季节蔬菜为辅。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的不是饭菜了,而是气氛!

    吃过年夜饭,伢子们并不急着出门,眼巴巴地望着大人,什么时候给压岁钱。这个很重要,不然正月里没钱买花炮玩。三十晚上,大人们都很豪爽,一角、两角、五角的新钞,每个伢子都要发几张的。压岁钱是存不住的;也有舍不得花的,最后被充了学费。
    大人们此时也很宽容,说话客气不带脏字。伢子们疯到半夜回家,大人也不责怪,更不会打爆栗。
    除夕之夜灯火通明,即使是点油灯的岁月,把能点的灯都点亮。
    男人们迈着醉步,出门耍钱。女人们嗑着瓜子,跟婆婆、妯娌坐在火桶里说着话。时不时到厨房转转,关心一下锅里炖的老母鸡或是正在炆的五香蛋。因为,正月初一的新年早餐,是鸡肉面配五香蛋。

    终于到了新的一年,性急的放起了“开门炮”,立刻引起全村的共鸣。直到天麻亮,才逐渐安静。
    辛勤的人们难得地睡个懒觉,在“恭喜恭喜、发财发财”的拜年声响起时,才依依不舍地起床待客。
    来拜年的都是乡邻。女主人端出“桌盒”(瓜子、花生、角稣、芝麻糖、方片糕之类),泡茶递烟敬客。即使平时有么事矛盾,此时都是笑颜相对。年俗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真是功不可没啊!
    从初二起,便是走马拜年、吃吃喝喝的日子。在此期间也有不得闲的,他们是辛苦的艺人,有唱戏的、说书的、舞灯的、玩杂耍的。没办法,准备了好长时间,就指望着过年挣几个。从古至今,艺人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尽管后来有电影、电视、手机,但群众聚集型的文化娱乐方式,是任何媒体或工具难以替代的。除非遇到今年这样、从没有发生过的特殊情况。
    随着艺人们的轮番表演,衍生出敲糖粑的、吹糖人的、卖瓜子的、做小吃的、挑货郎担的等多种职业人凑集,形成热闹的小街市。

    欢乐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一刷就到了正月十五。十五,称元宵节,也是圆年之日,一大家子聚餐,“宵(消)”光所有陈菜。也莫怪,春天暖了,陈菜也留不住了,除非是腊货。“吃完年饭望田畈”,过了年,该是准备春耕的时候了!
    元宵这天,糯米汤圆是必须吃的。无馅的叫汤圆,有馅的才是真正的“元宵”,馅是芝麻加糖。吃了汤圆和“元宵”,表示今年的日子过的一定是圆圆满满、甜甜蜜蜜的。

    望江年俗有好有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然传承或丢弃。不管年俗怎么变,“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是望江游子对亲人的敬重和对家乡的眷念。年俗即乡俗,乡俗含乡情。望江乡情,从来都是满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宗华 + 1 支持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2815
回帖
463
金币
108 个
注册时间
2019-11-10
发表于 2020-2-10 21: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2733
回帖
49674
金币
10470 个
注册时间
2013-2-15
发表于 2020-2-11 0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乡风
莫认真亦不可不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UID
119857
回帖
310
金币
197 个
注册时间
2019-8-20
发表于 2020-2-11 11:1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58
回帖
18115
金币
10 个
注册时间
2008-9-4
QQ
发表于 2020-2-14 14: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本帖最后由 你真不咋的 于 2020-2-15 14:12 编辑

小时候的“年”是孩子们的期盼。因为过年这一天,虽然每家经济上都并不富足,但大人们必定要孩子压岁钱的。现在,已是我们给儿孙们压岁钱的年纪了。不过,现在过年的气氛已远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浓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6-1 14:28 , Processed in 0.09996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