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04|回复: 4

[其他] 《雷池历代名人史话》

[复制链接]
UID
77724
回帖
204
金币
7 个
注册时间
2015-4-30
发表于 2017-1-23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雷池历代名人史话》是受望江县文化局檀朝宇局长之托,与其合编而成。现只发到之二十八,全部发完大概有之四十。遗憾的是,为了宣传雷池历史文化,说含有不良信息。痛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UID
62485
回帖
216
金币
11 个
注册时间
2013-12-19
发表于 2017-1-23 1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7724
回帖
204
金币
7 个
注册时间
2015-4-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2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祖籍北京大兴县,河南开封祥符县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史可法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尸体不知下落。
史可法死后,扬州梅花岭一带有许多号称是史可法的军队,所以当时有史可法未死的说法。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高宗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因祖上的荣誉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万历三十年(1602年),史可法生于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因为孝顺被乡里人所知。
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1635年),史可法迁升为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同年秋,总理侍郎卢象升大举讨贼,史可法被改封副使,巡行安庆、池州等地,率军驻扎雷池香茗山。监江北军队。黄梅贼攻掠宿松、潜山、太湖等地,史可法率军追击潜山天堂寨的贼人。
崇祯九年(1636年),滁州的叛军被祖宽击败后,逃往河南。十二月,叛将马守应联合罗汝才、李万庆从郧阳向东进犯,史可法于雷池香茗山转驻太湖,扼守要道。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叛军从安庆石牌的小路突围出去,驻扎在桐城。参将潘可大将其击败,叛军逃走途中又被庐、凤两地的军队阻拦,叛军被迫又逃回桐城,早桐城周围劫掠。史可法与潘可大率军围剿,叛军败走庐江,史可法与左良玉又在枫香驿将敌人击败。三月,潘可大与副将程龙在攻打宿松时阵亡,敌人分出同党摇天动,另外编为一营,合计八营共二十多万士兵,分别驻扎在桐城的练潭、石井、淘冲等地。总兵官牟文绶、刘良佐率军在挂车河将其击败。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史可法因为长时间没有平定叛乱而获罪,朝廷令他戴罪立功。
崇祯十二年(1639年),史可法因为岳父的去世而离职。丧满后,史可法被用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史可法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增设漕储道一人,大力疏通南河,使漕务大有整治。之后,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密政务,由于军队久不训练,没有战斗力,史可法上奏八条改革意见。
拥立福王
史可法像崇祯十七年(1644年),史可法听闻李自成进攻北京,率军进京勤王。军队抵达达浦口时,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消息。史可法为朱由检发丧,收到了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人的文书,拥立朱常淓为新君。但凤阳总督马士英暗地与阮大铖商议,主张立福王朱由崧,史可法告诉他们朱由崧的七个缺点,但马士英已经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护送     福王到仪真,于是史可法等人前往迎接福王。
福王朱由崧访孝陵、奉先殿,出外住在内守备府,群臣上朝拜见福王,福王想避开,史可法劝说:"不能回避,应当认真接受臣子的朝见。"福王上朝后,开始讨论战守的问题。史可法说:"福王您应当身穿孝服,住于郊外,发兵北征,来向天下显示您一定要报国家之仇的道理。"福王连声说是。第二天朝见之后,大臣们出来讨论福王监国的事,张慎言说:"国虚无主,福王就此可以即皇位。"史可法说":太子生死不明,如果有一天太子到南边来了怎么办?"诚意伯刘孔昭说":今天已经说定了,谁敢再有更改?"史可法说:"慢慢再说吧。"于是大家退出。第三天,福王监国,朝廷推选内阁大臣,大家都推举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刘孔昭揎拳攘臂想入内阁大臣的行列,群臣用本朝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阻止了他。刘孔昭愤愤地说:"就算我不能,马士英为什么不能入阁呢?"于是又一并推举马士英为内阁大臣,又讨论填补大臣的空缺,推选了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推选阮大铖,史可法说:"先帝亲自定他为违逆案犯,不要再说了。"过了两天,任命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同马士英、高弘图是一起任用的,可法仍然掌管兵部的事务,马士英仍然督军镇守凤阳,于是和北京过去一样又制定了京军制度,侍卫部队和锦衣卫各军都列入军队进行操练,锦衣卫东西两司房,以及南北两都的抚司官,不再全部设立,以防止告密,安定人心。
调解诸将
马士英一天到晚想当首辅大臣。等到朝廷的命令发布后,他非常恼怒,就把史可法以前列举福王不该立的七条理由进呈给福王。然后带兵入见福王,递上奏章就走了。史可法于是请求统帅军队,外出镇守淮、阳两地。福王即帝位后,史可法入朝辞别,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马士英在这一天入朝值勤,讨论把江北划分为四镇,东平伯刘泽清管辖淮、海等地,驻军泗水,经理开、归一路。总兵官刘良佐统辖凤、寿等地,驻扎在临淮,经理陈、杞一路。靖南伯黄得功统辖滁、和等地,驻军庐州,经理光州、固始一路。史可法动身后,就派遣使臣寻访已故帝、后的灵柩以及太子、二王所在的地方,并奉命前往祭告凤、泗二陵。
史可法画像史可法离开后,马士英、刘孔昭等更加肆无忌惮。刘孔昭因为张慎言推举吴甡,在大殿上闹闹嚷嚷,并持刀追杀慎言。史可法听说此事后上疏劝解,刘孔昭最终没能让福王任用吴甡。史可法祭二陵完后,上书说":陛下刚登位时,恭恭敬敬地拜见孝陵,哭泣之声足见您心中的悲哀,路上的行人也为之感动。如果您亲自拜见凤、泗二陵,看到满目蒿莱,无鸡鸣狗吠的凄惨景象。想必会更加悲愤。我希望陛下能善始慎终,身居于高大舒适的宫殿时,能想到东北皇陵中先帝魂魄不能安息;享受宫廷的美餐时,能想到东北的皇陵中连麦子稀饭都没摆上一碗;当得到瑞应之图、吉祥符瑞时,能想到先帝储才防败,怎么还会忽然遭遇危亡?早朝晏席结束时,能想到先帝一生克俭克勤,怎么最终还是国破家亡?陛下如果办事小心谨慎,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已故皇上、皇后还有列祖列宗都会在冥冥之中帮助我朝中兴。假如晏乐、偏安于东南一隅,不考虑长远的策略,不辨贤人和奸人,决策不够灵活、明达,使老成的官吏离职而去,英雄豪杰裹足不前,列祖列宗在地下抱怨、担心,天命在不知不觉中他向转移,那么东南一隅也是无法保住的啊!"福王以史可法以口头嘉奖。
得功、泽清、高杰争着想要驻军扬州。高杰率兵先到扬州边界,一路大肆奸淫掳掠,所经之地尸横遍野。城中开始惧怕,登上女墙守备,高杰攻打了两个月。泽清也在淮上大肆掠夺。临淮不接纳刘良佐的军队,也遭到攻击。福王命令史可法前往劝解,得功、良佐、泽清都听从命令,于是,到高杰那里去。高杰一向惧怕史可法,听说可法要来,他连夜掘出近百个土坑埋葬地面上的尸骸。第二天早上来到军营中拜见史可法,脸色和言辞都变了,汗流浃背。史可法却坦诚地接待他,跟他的偏将讲话也用温和的语气,高杰喜出望外,然而从这以后他也有点轻视史可法,开始用自己的优势兵力防护左右,文檄也一定自己过目后才肯传递。史可法简单地把他们的情况上报给福王,又把他的兵力驻守在瓜洲,高杰对此又非常高兴。等他离去后,扬州得以安定下来,史可法于是在扬州开设府署。
史可法六月,李自成被清军击败,放弃北京率兵向西逃跑,青州等各郡县开始争先恐后地杀死他设立的伪官,占据城堡自卫。史可法请求皇上颁布监国、登极两个诏书,安抚山东、河北军队和百姓的思想。并开设礼贤馆,招收各地有才智的人,让监纪推官应廷吉主管此事。八月,史可法外出巡视淮安,检阅泽清的兵马。返回扬州,向朝廷请求粮饷,作为进取北方的费用。马士英吝啬不肯送发,史可法上疏皇帝催促他。借此对皇上说:"近来人才日益减少,入官门路日益混乱,由此慕名之心胜而务实之心少,议论的事情很多但成功的事情很少。现在的局势更和以往不同。一定要专心于讨伐乱贼,报复国仇才行。除却筹兵筹饷不应有什么别的议论,除却治兵治饷没有人才之可言。如有捡拾空虚词句,谋取高官厚禄的人,有罚无赦!"福王只以诏书回应史可法。
当初,史可法担心高杰蛮横不法,派得功在仪真驻军防备他。九月,得功与高杰兵戎相向,高杰理亏。靠着史可法的和解事情才得以解决。北京原来投降反贼的大臣们此时纷纷南下回朝,史可法上书建议说:"原籍在北方的大臣,应该让他们到吏部、兵部听候录用,否则恐怕会使他们南下回朝之心绝灭。"又说":北京的祸变,凡属臣子的都有罪愆。在北方的官吏如果都应当跟先帝一道去死,难道在南京的都不是先帝的大臣?像我不才,在南京主管枢机,马士英沾了国恩担任凤阳总督,都没有能率领东南的全部优势兵力迅速支援北都。镇守大臣泽清、高杰因兵力不能支持,倒过来向南方逃跑。如此说来,先应该追究的,是我们这些大臣的罪过。竟然因为圣明的陛下您入继王位,不仅没加诛杀,而且一次次得到恩典。南方的大臣如此,而单单对于在北方的大臣们毫毛不放,一概绳之以法,岂不是闲散小吏,罪责反比南枢、凤督还要重大了吗?我以为应该选择那罪状显著的降官,严加惩治,以示指教。如果大臣未曾接受乱贼的任命,或曾受乱贼刑罚的,可以撇开不加问罪。那些在北方逃避战乱,犹豫多时而后才到朝廷来的,允许他们戴罪入官,讨伐敌人,这些人可以到我领的军队里酌情录用。"朝廷经议论听取了他的意见。
高杰驻兵扬州,很不驯服,史可法对他开诚布公,用君臣的大义启发、开导他,高杰终于感悟,接受上方的领导。十月,高杰率领军队北讨,史可法到清江浦,派遣官吏在开封屯田,为经略中原地区做准备。各镇兵力划分防守地区。从王家营向北到宿迁一带最为要冲,史可法亲自负责,沿黄河的南岸筑起了一道保垒。十一月四日,史可法乘船驻于鹤镇,信使报告大清部队已进入宿迁地区,可法率兵进抵白洋河,命令总兵官刘肇基前往支援。清军部队回头攻打邳州,肇基又援助当地驻军,与清军相持半个月才解邳州之围。
力保扬州
史可法扬州史公祠雕像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河南总兵许定国私通清朝,巡按陈潜夫和参政分巡睢阳道袁枢请四镇之一的高杰北上。弘光元年正月十二日夜,高杰在睢州故袁可立府第内被许定国害死,清军乘机南下。史可法闻讯长叹无法克复中原。
同年四月,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由武汉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竟命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左良玉为黄得功所败,呕血而死,子左梦庚率全军投降清朝;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时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军的进攻。
志决身歼
五月,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攻城的清军因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在攻破扬州后,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赠史可法谥"忠正"。
历史评价
张廷玉:①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② 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然而天方降割,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决身歼,亦可悲矣!高弘图、姜曰广皆蕴忠谋,协心戮力,而扼于权奸,不安其位。盖明祚倾移,固非区区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乾隆帝: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龙燮
龙燮,字理侯,一字二为,号石楼,亦号改庵,又号雷岸,雷池人。父龙应鼎,明举“贤良方正”,任海门知县。龙夑幼有神童之譽而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十岁读五书四经,十二岁童子试第一。二十岁府考第一。却在康熙二年乡试落第,后竟连试不第。遂心灰意冷而于雷池畔建一石楼,潜心著书立说。
康熙18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参与编篡校正《二十一史》、《明史》、《大清一统志》。左迁大理寺正。龙夑为官清正,一丝不苟,。曾先后使“坐诬下狱”的陕西巡抚布哈、湖广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0436
回帖
486
金币
65 个
注册时间
2016-10-12
发表于 2017-3-18 23: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以雷池名人为主,从古至今,其他的莫管,有历史老师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107
回帖
7566
金币
92 个
注册时间
2011-11-10
发表于 2017-3-21 2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如何让《史话》更具可读性,楼主若是作者,可以适当修葺。
  有梦怀芳草,无言惜素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6-1 16:03 , Processed in 0.42977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