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利非我得 发表于 2015-1-5 10:56:47

品味石牌老街,感悟历史沧桑---记望江单车俱乐部2015首骑

       2015年,元月一号,在电脑上和车友们聊QQ,突来一小窗信息,是望江中学王老师来的,说安排一次一百公里范围内的骑行吧!元旦放假,很多老师有空,他们都参加。
      一百公里范围内,都留下了我们望江车友的足迹和车轮迹,能去哪呢?打开谷歌地图,目之所及之处竟然是一直被我忽略了有着几百年历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怀宁石牌老街。知道怀宁很早。中学时候,读书,“陈独秀,安徽怀宁人”,但只是符号,再无印象。知道石牌很晚,中年以后,读《中国戏曲史》,这回不是印象,是念想。想,总有一天,要到石牌看看。那时的石牌,是怀宁县城,看石牌,看怀宁,是一回事。可等我真正站在石牌街头的时候,这里已经不是县城。上世纪末,安徽省修建了一条地方铁路,“合九铁路”,从合肥到九江,路过怀宁的一个镇,高河。高河成了北上合肥,南下九江,东去安庆的铁路三岔口,交通便利,怀宁县城便搬到高河。但是,这个铁路车站,却不叫高河站,叫安庆西站。所以很多到高河的人很糊涂,不知该在哪里下车。其实这是历史遗留,石牌也是一个古老商埠,潜水在石牌汇合皖河,东流入长江,石牌便成为皖西南一个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不少江苏、江西、福建客商,在此收购皖西南特产,以皖水之便,向东南贩运,石牌商业逐渐繁荣,明清两代直至民国,长盛不衰。至迟到乾隆年间,石牌已成为皖西南举足轻重的商埠。会馆多寡,是一地商业兴旺与否的指标,石牌一镇,有江西、福建等会馆六处,石牌兴旺,可见一斑。解放后,石牌成为怀宁县城,但公路铁路交通的逐渐发达,使这个以水运而发达的小镇商业集散地的功能渐渐萎缩。而县府搬迁,更使这个千年古镇多少有些黯然。但是,石牌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的足迹,却永远镌刻在中华史册,金光闪烁。石牌对中国戏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远远大于她在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想看的,正是这个戏曲之乡。
    于是,2015年的第二天,我们望江单车俱乐部(群号33853688)一行七人,从望江美利达自行车店出发,踏上了新年的第一次的骑行道路,因为路程很近,我们边骑边拍,途经高士,新坝到了石牌街上。进入石牌,按照路人指示,进入老街。的确是老街,但残破程度,也让我有些吃惊,来之前,曾看过一些有关石牌的文字,以为可以寻到一些戏台、故居、作坊的遗留,但是在老街转了好大一阵,竟然一无所获!失望之际,向一个老者求教。老者热情,说,石牌老街有“上街”、“下街”之分,上街临皖河,已经破残。这一带,过去是很繁华的,现在废了。现在还算保住的,是后街、正街、丁字街。但是,也已经破败了。老者说,自从县城搬走,市政投资基本没有,政府又要保护老街原貌,国家不投资,老百姓不出钱,就看着烂下去。









         

获利非我得 发表于 2015-1-5 11:00:38

或许,我们更需要一点残缺的美好,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丝荒芜的寂寞;需要独自穿行在古老冷清的街道上,聆听岁月的诉说,感受光阴的沧桑。




元亨利贞 发表于 2015-1-5 11:09:15

骑行快乐多!欧也

秋日私语 发表于 2015-1-5 11:11:27

精彩骑行!赞!

wz老徐 发表于 2015-1-5 11:16:19

聆听岁月的诉说,感受光阴的沧桑。赞!

获利非我得 发表于 2015-1-5 11:17:25

一代又一代人延续在老街里,任凭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依然固执地守着这片破落的世外桃源,遵循几百年遗留下的缓慢节奏,悠闲惬意地数着岁月的年轮。
走过这个很古老的布店的时候,记得夏日午荷老师指着一块黑色的看着很厚实的布,考我,知道这叫什么布不?
平绒嘛!别考我,我小时候也穿过用这种布做的裤子,结实,耐磨,几乎不会坏,除非小到不能再穿为止。
再一次见到,竟然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后了。





江山如画 发表于 2015-1-5 11:25:20

快乐骑行。

夏雨7171269 发表于 2015-1-5 11:29:42

为骑行点赞!

草__根 发表于 2015-1-5 11:46:04

提倡每月百里骑行

雷池钓翁 发表于 2015-1-5 12:06:18

本帖最后由 雷池钓翁 于 2015-1-5 12:07 编辑

{:soso_e179:}
某日寻钓华阳河,
乱碰误入老吉水,
此情此景,
仿佛眼前。
繁华历史相似,
现今状况亦同。
沧海桑田变迁,
文物古迹遗存,
纵观古今中外,
重视各显神通!
{:soso_e179:}

點點滴滴 发表于 2015-1-5 13:10:16

精彩{:soso_e179:},

获利非我得 发表于 2015-1-5 13:56:50

       自明末清初以来,戏曲帽盔加工制作就是怀宁县石牌镇的一个重要行业,目前虽然从业者不是很多,但是该县已将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我们此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实地看到了帽盔的制作过程。







获利非我得 发表于 2015-1-5 14:01:24

记得我们未经主人家的同意,就擅入了他家,一老妇多我们大喊;干什么滴?
我对她说;我们就拍几张照片。
她说;一天到晚,也不晓得几多人来拍,拍回去做莫用哦?
我说;如果都不来拍,哪个还晓得有这么好的东西在继承,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发扬。
她说;你港滴还真个有道理耶,那进来,多拍滴。
我说;谢谢了。

江湖中人 发表于 2015-1-5 14:05:39

快乐骑行!

pass 发表于 2015-1-5 15:12:20

天气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品味石牌老街,感悟历史沧桑---记望江单车俱乐部2015首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