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723
- 精华
- 1
- 阅读权限
- 130
- 最后登录
- 2017-6-11
- 在线时间
- 3825 小时
- UID
- 44
- 回帖
- 2645
- 金币
- 8 个
- 注册时间
- 2008-7-22
|
2001年镇ZF牵头,就成立了“漳湖镇养鸭协会”,并在新漳河沿线建立了“新漳河棚鸭走廊”。漳湖镇土地广阔,水面2万余亩,资源丰富,水质较好,盛产螺、蚌、水草等。为从事养鸭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养殖户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仿照鸭子生活习惯的生态养鸭方法,每年养鸭两茬,即春、秋两茬。春季在庄稼地还没有栽插之前,利用面积较广的庄稼地,成群放养,让鸭子啄食青翠嫩绿的野草,既节约了养鸭饲料,又为庄稼地提供了肥料,更重要的是放养的鸭子,鸭蛋个大,肉鸭鲜美,是都市人抢手的绿色食品。秋季放养鸭利用稻田养鸭,即“稻鸭共生”,即吃了水稻的虫子,又为水稻松根施肥。利用沟渠等处放鸭,让鸭子在水中吃水草、啄螺丝、捕捉鱼虾,在营养丰富“美食”滋补下,我地鸭子产蛋高、鸭肉质量高人一筹。因此,我地鸭子销售一直畅销,深受市场欢迎。大棚鸭养殖在漳湖随处可见,仅棚鸭一项年创利润400余万元.漳湖镇水域面积大,粮食资源丰富,养鸭的条件得天独厚,群众养鸭积极性高,技术水平也很高.
养殖上了新台阶,在鸭业产品深加工上还是有一点不太理想。有力的资源就因好好利用。我们在禽蛋加工和板鸭加工下点功夫,真正能为农民提高收入。建议ZF提供扶持资金,鸭业协会能筹措资金学习技术共同把漳湖建设一个生态绿化的鸭业食品加工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