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字绣工厂 于 2015-3-22 19:14 编辑
所谓学者型语文教师,就是放下浮躁,淡泊功利,踏踏实实的走进文本,研究教法的一种语文教师。这是我在开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讨会”后的认识。因为我在这次会上,确确实实的看到了几位这样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报告让人敬服并引发人深深的思考。 会议进行了一天半,其知识性和思想性冲击了我的大脑,真如醍醐灌顶,说大了,对我有拨云见日之功效。几位教师的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具体案例,我的笔记整整记了十几页,来不及梳理,就急切地坐在这里想说说自己的体会。 首先说说从这次会议中,感悟到的自己教学的误区: 1.不能深入文本,存在“教教材”的情况。 2.功力地处理课本,重点讲知识点和考点,而不剖析文学的美。 3.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读书少,出外学习少,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5.忽视了每册语文书单元导读的纲领性作用,教学目标和重点确定相脱离。 以上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少研究精神。 下面简单说说这次会议给我感触深的几点: 一是山海关二中的于凤英副校长是一位五十几岁的女校长,她主管德育,带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在繁杂的事务后,她还能潜心研究杜郎口中学的教法,抓住杜郎口中学的“魂”——让学生动起来,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真是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啊。尤其是她对学生的作文指导真可谓用心良苦,效果卓著,她们班的孩子中考语文成绩竟有115分的高分,而且不止一人。(其实她最大的方法是让学生写日记,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意志,如:分流派、出书、写评语) 二是昌黎三中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把她们学校合作学习课堂改革由背景到过程讲的非常细,甚至把小组长的职责(6条)以及培训(10条)都讲到了,真是一所实干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盛产研究的老师,学者型的老师。 三是昌黎三中的李树蔚老师,讲了教学生自学的意义和方法,他说,长文要短教,经典文要突破教。他的语言生动诙谐,有理有据,虽然他的表情有点紧张,且带着一脸憨厚相相,他的吐字不够清晰,但是他的发言还是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他有段自创名言,实录如下:自学的思想决定自学的行为,自学的行为决定自学的习惯,自学的习惯决定探究的性格,探究的性格决定自由得命运。——多经典,又是一位学者型语文教师。 讲的时间最长,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市教科所杨葛莉所长。她讲了整整一天,声音始终不高,表情始终亲切。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不重复不停顿,听得人始终被吸引,不敢起身,不敢走神。具体内容以后慢慢整理,只录下会议结束时她送给每位老师的七句话: 教师专业成长应牢记的七句话:1.不要向普通人一样活,否则你只能成为普通人。2.每个幸福的老师背后,都站着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3.即使没人听课,你也要像上公开课那样打开房门。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5.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6.造就书卷气质的方法是读书和写作。7.成功不是我的目的,追求才是不变的主题。 真为没能去参加会议的两位同事遗憾,也为那些去了却没能认真领会的同仁遗憾,这样的学习机会多么难得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