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43|回复: 0

谁生了成品油“定价机制”这只怪兽?

[复制链接]
UID
17467
回帖
1907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3-31
发表于 2011-8-31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安庆
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既然中石化也认为“定价机制”有问题——那么,4%的变化率能否调低点呢?22个工作日的参考期能 否缩 短些呢?……中石化将问题抛出来了,接下来,就看相关职能部门如何见招拆招了。  对于公众反映的国内油价“涨快跌慢”问题,中石化方面15日在社会监督员座谈会上表示,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
  油价居高不下,只是国外早“下”了、香港也“下”了,偏偏内地和高价死耗着,弄得中石化也不好意思:油价不降不是我的错,怪只怪“定价机制”惹的祸。是的,“定价机制”又不会说话,是个比“临时工”还安全的藉口。中石化的解释滴水不漏,因为比照现行定价机制规定,成品油价格调整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连续22个工作日以及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历史早就证明,这个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富“策略”的,其结果就是维护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相对稳定,而代价就是牺牲了价格之于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譬如以7月26日最高价100.62美元/桶为起点,截至8月9日,美原油主力合约最深跌至75.71美元,11个交易日的最大跌幅高达25%——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保持坚挺,最铿锵的理由还是这个“定价机制”。能源专家韩晓平就此质疑,认为发改委执行“别人永远不知道的神秘算法”、进而让油价下跌成为梦想。
  连中石化都将高价油之责推给“定价机制”,那么,这个诞生于2008年的“定价机制”究竟问题何在?一是客观固化了“涨易降难”的格局,类似于股市“涨难跌易”的反例,因为4%的参照基数在涨落时是大有微妙的。有好事者统计说,自新调价机制实施后,发改委一共调整了14次油价,其中上调10次,下调4次;4次累计下调汽油价格780元/吨,而10次累计上调汽油价格3780元/吨。二是现有的“定价机制”疏离于国际市场之外,既不能反映国际油价市场的常态波动,也不能指向未来国家油价的走向。比如我们一直参照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油价,但如今的纽约WTI价格更便宜,按理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但在这样的“定价机制”下,却偏偏要去“三地”买高价油、还要以“三地”的平均油价加权作为调价的标准,这是“神马”逻辑?
  价格当然不只是“定价机制”的问题,因为生产经营成本估计也“折合”在油价里。中石化虽然说“定价机制”决定了雷打不动的高价油,但公众其实更怀疑:天价酒、天价灯……哪个开销不是折算在居高不下的油价里?高油价的问题,即便单纯从“机制”上说,数年前呱呱坠地的这个“成果”,谁说不是相关方面反复博弈的定局?
  既然中石化也认为“定价机制”有问题——那么,4%的变化率能否调低点呢?22个工作日的参考期能否缩短些呢?……中石化将问题抛出来了,接下来,就看相关职能部门如何见招拆招了。
飞是一段生命       爬亦是一段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6-2 00:19 , Processed in 0.1134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