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147|回复: 4

“地保”与“百晓”

[复制链接]
UID
11753
回帖
82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1
发表于 2010-6-4 14: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望江民间一直保留着的最古老的词汇之一莫过于“地保”。《辞源.地保》云:“即古里正、亭长之职。也称地甲、保正。”据此可推知,这一词汇的出现、使用,应该是秦汉时的职官名称。

《辞源.亭长》云“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没亭长一人。掌治安、诉讼等事。《史记.高祖纪》:‘为泗水亭长。’《正义》:‘亭长,主亭之吏,……盖今里长也。’此外,城内和城廂的‘都亭’,城门的‘门亭’,也设亭长,职责同上。隋唐采用古亭长之名,作为流外的称号。……其职务与秦汉时的亭长不同。”

对照两条目释义,“地保”一职,也似乎比今之小乡乡长小不了多少。至少所辖的范围比村长大了很多。

词典中云:地保是清代及民国初年地方上替官府办差的人。大约相当于秦汉时的亭长、隋唐的里正、宋的保正。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新喻:
附城为五坊,坊有坊长;乡为五十七图,图有地保。坊长、地保如保正。”

望江“地保”一词起于何时,不得而知。作为职官,源于清代是无庸置疑的。但“地保”作为职官名称的使用期,止于民国初年,其后便为乡、保长替代。“地保”一词却并未因此消失。只是其含义已经演变,再也与职司无关,成为里巷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谐趣语汇。

作为最小的地方官,“地保”最初主管的也许是地方治安、诉讼,与官府沟通。但因其直接与百姓打交道。久而久之,地方上原本不是其职责范围内的大事、小事,都不得不管。故而,张家长、李家短,事无巨细,皆在留意之中。似乎,但凡在其辖区不内,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逃过他的眼睛,没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用一句时尚词来诠释,也就是相当于“百度信息中心”。

因此,望江人口中的“地保”一词的近义词、也是与之并行使用的便是“百晓”。意思是“天文、地武,百事都通晓”。虽是同义,但比“百晓”含蓄很多,也俏皮很多。不过“地保”也好,“百晓”也好,都是“知晓而己,是知而不管”与原本的“地保”职司中的“管”字完全没有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地保”一词,属于谐趣、揶揄,或稍许带一点嘲讽。基本上是中性词,不褒不贬,即便是嘲讽,也多是善意的,并不十分刻薄。似贬实褒,在认同的基础稍带揶揄。多在彼此间相处不坏的交流中使用。

作为职官一词,“地保”使用广泛,遍及全国。很容易理解,象乡长、村长一样,称谓而已。但作“百晓”的同义词,“地保”的含义演变过后的使用,望江人不用解释,一听便知,在其他地方则未必有如此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望江人的地方语言的艺术性,说明望江方言中着实存在着许多令人回味的、看似很“土气”,却也存在着实质上非常“文雅”、别致、独出一格的内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634
回帖
1681
金币
1 个
注册时间
2010-5-24
发表于 2010-6-4 14: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
★本人非女性。暂时未婚。重点本科没考上,一般本科差几分,所以只能读个“咖喱蹲”了。不过表现还是很辉煌的,小学干过班长,现为白领,就是穿着白衬衣,在望江一家小有名气的私企上班。我有房子,但不是我一个人住。有车,环保的机动的两轮车。存折和信用卡厚厚一大摞,就是里面没啥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97
回帖
5097
金币
33 个
注册时间
2008-9-11
发表于 2010-6-4 1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是地保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76
回帖
4076
金币
5 个
注册时间
2008-9-8
发表于 2010-6-4 14: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地保=百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539
回帖
73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7-18
发表于 2013-3-31 10: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9 07:10 , Processed in 0.22712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