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09|回复: 3

[分享] 房地产绑架中国(转)

[复制链接]
UID
503
回帖
758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0-14
发表于 2008-10-25 12: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安庆
引子:这一场席卷全国的房地产高潮是以当前的土地税收制度为根源、ZF为后盾、房地产商为主体、主流媒体和无良知的经济学家为鼓吹手,炒作者推波助澜的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 几年以后当我们梦醒以后、泡沫破灭后,我们必定会沉痛的深刻检讨这段历史!本专题共为为三部分,共8节一、税制改革加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不景气把地方ZF逼上了房地产这趟高速列车二、 房地产商---这一场游戏的主角三 、国内外炒作者的推波助澜,加速了房价的飞升四、被地方ZF控制的主流媒体和无良知的经济学家为房地产的升温而摇旗呐喊五、利润有多高,泡沫就有多大六、房地产业的几个谎言七、最后清算的号角已经吹响八、谁为这场房地产盛晏来买单房地产绑架C国 之一前几天坐公司班车下班路上,听司机师傅和一个同事谈本地房子,同事说现在没钱买,想等一两年。司机师傅说了一句话让我无语:还等一两年,今年60、70万的房子,过两年就变成100万了.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C国的房地产这次超高速列车究竟要把C国引向何方?一、 税制改革加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不景气把地方ZF逼上了房地产这趟高速列车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就是把国税和地税分开收缴,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和缩减不断增加的地方开支.目的是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分开.当然,按照他的话讲,有些地方开支是不正当的.在此之前,C国的税收作的极差,偷逃税成风.有很多地方甚至只能拿到应收税款的50%,以至于依法纳税作为一个口号叫得全国人人皆知.那时候,不论中央和地方,大家都很紧.都没钱.中央ZF也没有现在这么牛。分税制后,中央将大部分易收税源掌握在手中,而把难收的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抽税的税源交给地方.从此,中央财政充裕,地方财政吃紧.而地方开支却不断增加,。此外,沿海经济优势日益明显,地方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为了增加收入,地方ZF想方设法的增加收入。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乡、村两级财政面临崩馈面对严重的财务危机,庞大的地方ZF无计可施,无奈的将一个一个的税源消灭.乡镇企业办不下去了,国企卖光了,矿山承包了,终于,这把刀砍到农民身上了。那就是地方ZF卖地、经营城市运动。房地产狂热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98年。在那一年,受困于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增长的急剧失速,中央ZF出台了一系列的拉动内需的政策。C国人民银行在当年四月颁布了《C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的通知》;次年二月,C国人民银行又接着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指出,推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意义在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此时,中央ZF将房地产作为拉动内需的政策意图已经相当明显。此后C国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开始逐渐普及(对于银行来说,相对于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的企业贷款不良率,房贷的质量非常之好),这使得一定的的住房购买能力出现了最多可以达到5倍的扩张(房贷最多可达总价80%的贷款)。当年朱XX做出这一决策时估计应没有想到此后的数年房地产业的发展虽然达到了拉动内需的目的,但却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为以后的可能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对于地方ZF来说,土地不仅是财政权力,而且也是货币权力。由于批出的土地几乎立即就可以用作从银行抵押贷款。房地产业的增长显著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有人测算,房地产的产业拉动系数甚至达到1:2.86。在房地产最为炽热的上H, 2004年房地产直接拉动的GDP约为17%,间接影响建筑材料、家电等行业所带动的GDP约为3%到7%,合计共约20%。这使得房地产在上H支柱产业中的位置急剧上升。上H经济正在演变为地地道道的房地产经济。这个判断,对C国其他大中城市几乎一体适用。1990年代中后期之后全国房地产业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长,对于地方ZF官员来说,房地产就是GDP,就是政绩。另外,根据C国人大副委员长盛XX提供的数据,2001年到2003年间,地方ZF的土地出让收入为9100亿元。而在1998年,这个数据不过区区67亿。由此可见土地出让之热。可供比较的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1998-2003年5年间,全国发行国债也不过9300亿元。这足以说明,土地,已经变成地方ZF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房地产的税收更是属于地方税种,事实上,在许多地方,土地收入已经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如此诱人的暴利,难怪地方ZF要对房地产业如蝇食蜜。二、房地产商---这一场游戏的主角C国房地产商人缺乏自我约束的短视和狂热,是有深刻的制度和经济原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在玩自己的钱。很多年以来,由于共同利益的扭结,房地产商与地方ZF形成了一个相当标准的利益集团。他们频频在媒体上曝光以引导公众预期,利用政策建议以影响ZF决策。正因为ZF与地产商的有这种合作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房地产商对当地税收及GDP的贡献,这也成为房地产商与ZF博弈时的一张强有力的底牌,也一直就是房地产商人们乐观得接近疯狂的真实理由。房地产商由于普遍使用极高的财务杠杆,房地产商的利润经常可以达到惊人的暴利水平,不过,按照一位投行经济学家的估计,房地产商的自有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400%。为何这么说?假如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如果是10,那么地产商自有资金可能只占2成,然后会有6成的银行贷款,还会有2成的期房预售回收的钱。所以,如此暴利,任何冷静的商人恐怕都难以自持。三 国内外炒作者的推波助澜,加速了房价的飞升1、自从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A国股市市值引领全球狂跌,同时又由于A国的联邦基准利率降到了超低的1%,再加上A国近几年因为战争拖累大开印钞机,所以至少数万亿计的游资开始撒向全球各地,从A国逃出的大量游资开始在各地寻找投资机会。C国自从加入世贸后外贸出口创纪录高速增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又由于C币的升值预期,自然成了游资的首选之地。如何炒作呢?以上H为例:上H地区有南京西路和淮海路,在这个片区,土地供给没有了,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有限的几栋房子。如果上H老百姓买郊区别墅的话,也会希望在市区里有一个小房子,不希望脱离市区生活。上H是C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自然具有炒作的概念基础。国外游资同时进来,一起囊括,一起炒作,第一阶段炒这几家,互相揭盘,我先购买,然后你也进来,然后一起退出,第四个人进来最高价格拉升,然后四个人一起退出。和庄家炒股颇为相似:第一家先进来,然后第二家再进来,第三家再进来,怎么套现,第四家进来到高位,前面三家一起套现,下一次换一家,你这次牺牲一点,下一次你第一个炒,大家互相配合。2、C国上游产业被寡头垄断,下游产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其实是官僚垄断资本的盛晏,民营中小资本的地狱。要想了解C国个体户的艰难,可以数数他们手中ZF收费的发票。根据全国工商联的有关调查,繁重的ZF收费已使得个体私营企业的成本不断提高。一些地方个体私营企业需要缴纳的费用有卫生费、劳动用工年检费(向劳动局缴纳)、土地发放费(向土管局缴纳)、耕地占补开发费、出外经营手续费、工商年鉴公告费、造地专项基金、发票结报费、市政押金、电脑票据工本费、土地设施管理费、房产抵押管理费等各项ZF征收税费和基金多达375种。如些恶烈的投资环境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萎缩:今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数据,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民间大量的资金要么由于为了养老、买房、大病和孩子的教育而存在银行形成了巨额的存款,要么就是象温州的游资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结果撞到哪里那里热。房地产业的高利润自然引得无数民间资金如蝇食利。3、还有一股炒作资金,就是国内来路不明的资金,通过房地产把钱洗白,而在房地产业洗钱当然是首选豪宅,一幢豪宅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洗起钱来又快又干净。君不见各地的豪宅开发节节升温。房地产绑架C国 之二四、被地方ZF控制的主流媒体和无良知的经济学家为房地产的升温而摇旗呐喊在C国房地产的长期牛市中,地产商与地方ZF一直坐在同一条船上,形成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伙伴关系。对这一点,地产商及地方ZF同样清楚。很多年以来,由于共同利益的扭结,房地产商与地方ZF形成了一个相当标准的利益集团。当今的C国,主流媒体都被各级ZF控制,地方ZF为了自已的GDP、为了政绩自然要控制媒体为房地产高速列车保驾护航。利益集团他们频频在媒体上曝光以引导公众预期,抛出万言的政策建议以影响ZF决策。收买媒体和一些所学界有影响力的人为他们摇旗呐喊。可以观察到的一个例证是,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出台之后,房地产集团的游说,对ZF的后续决策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更有一些无良知的经济学家成了利益集团的座上客,为利益集团攫取人民的血汗钱而吠叫,历史之轮是滚滚向前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的心中自有一秤称,这些所谓经济学家N年后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下面是厉XX这个所谓的主流的怪论:1、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X国人购买两套房,  2、X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  3.X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4、12亿农民和下岗工人是X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5.X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6、X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X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  7.X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很多人失业不是坏事。  8.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  9.房价涨的快是好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10.X国处于发展中阶段,重工业化是必经阶段,对环境的污染势必难免。 但我们获得了收益。  11.X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 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12.廉租房建设也可以通过发行彩票这种方式来募集资金。募集到的资金也可以以住房补贴的形式发给低收入者。  13.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14.X国农民要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  15.“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  16.X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    17.国有资产要就是一碗饭,要往上面吐吐沫。  18.我们不能低估舆论对X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  19.郎咸平很无耻!  20.我知道我做的是得罪人的事情,会遭人骂的,但是我不在乎!!最新:下岗工人到农村去!五、利润有多高,泡沫就有多大对地价便宜的大多数中小城市而言,建筑成本是房价构成的最主要因素,譬如,30万元/亩的标准多层住宅用地,考虑其容积率、小区配套设施、规划概要等,建筑面积分摊的地价因素大约是180元/米2,房地产税费及管理成本再高也不会超过150元/米2,如果利润保持在国家鼓励的、合理的8%,那么面对顾客的终端销售价约为1000~1200元/米2左右,但现在此类地域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大约在2500元/米2左右,所以说C国的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可不是空穴来风。  在深Z、北J、上H,地价则是房价的主要构成因素,好的地块,每亩地价多是千万以上,在这样的地块只有建造高层、高档楼宇,才能把地价因素削减、消化下来,打个比喻,在北J,1000万/亩的地块,在三环以内,25层的塔楼,建筑面积分摊的地价因素大约是1300元/米2,加上1200元/米2的建筑成本,如果利润率为8%,那么面对顾客的终端销售价约为2800~3100元/米2左右,而现实中的价格为8000~9000元/米2,这里的地价,是参考以同地域中已经见报、公开招投标的地价,而实际情况是,不单是北J,全国其他地方,经营性的房地产土地出让绝大部分(95%以上)是协议转让的,就是说,是在没有竞争、不公开的情况下以一种你情我愿的形式出售国有土地的,其价格比公开招投标的地价低很多,有时连1/10都不到。房地产商由于普遍使用极高的财务杠杆,房地产商的利润经常可以达到惊人的暴利水平,按照一位投行经济学家的估计,房地产商的自有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400%。假如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如果有10元,那么地产商自有资金可能只占2元,然后会有6元的银行代款,还会有2元的期房预售回收的钱。如此暴利,任何冷静的商人恐怕都难以自持。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指标是所谓房价收入比。即一套住宅的总价格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那么,什么样的房价收入比才算是合理的呢?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而在经验世界中,美国的这个比例是3:1;日本是4:1。而在C国,这个比例是大约在10~15:1。任何地方的地价都不能长期脱离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上H的房地产价格比伦敦和纽约中任何一个的房地产价格都贵了3倍(谢国忠语)。”这的确是一个相当脆弱的气泡。2002年国庆秘密走访深Z其间,对“泡沫”一贯嗅觉灵敏的朱XX总理就已经对房地产提出了严厉的警告,他以简捷的语言告诫:“深Z的明天就是香G的今天”。但无论在意志上还是在时间上,即将卸任的朱都已经无法再完成一次可能在政治上引发巨大争议的宏观调控了。六、房地产业的几个谎言1、、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不少买房较早的人,身价随之上涨,自然喜气洋洋。这是典型的投资心态。社会上有一套房的家庭占了大多数,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价涨幅巨大后抛售后获利,因C国人“安居乐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赚钱而卖出房子再租房的做法是要有先进的投资观念的。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只要不卖,就不能实现这种收益。也就是所说的纸上富贵。所以,房价虽然涨了不少,可是对于大多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讲,没有什么意义。2、、C国住房贷款是浮动利率,当利率变动时,从第二年初开始,实行新利率。人们买房时,一看一个月还款不过一两千元,小意思,完全可以承受。但现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2.52%(在2004年甚至低于物价涨幅3%),贷款利率6.12%考滤到通帐因素,实际利率为负值,但1979年来算术平均是6.58%。美国几十年来平均房贷利率为8-9%。如以后利率提高到正常水平,还款压力会非常沉重。如贷款利率是6.12,贷40万、20年,利息为30万,如果利率升至6.84%、7.20%,则利息分别是33.5、35.6万,如果利率升到9%甚至更高,则还贷压力将剧增。所以买房人应谨慎考虑利率风险,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C国人多地少,所以房价应上涨。C国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2人,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德国的这个数据分别为336、478、338、238、230。即使沿海的13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也不过每平方公里407人,与上述几个国家相比并没有本质差别,如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日本、韩国和印度,如日本山地、丘陵占3/4,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超过了1300人每平方公里。另如考虑我国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多层和高层建筑里,而德国和英国人口大多居住在低层或独栋住宅里,我国人均居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要远小于德国和英国。所以虽C国人多,但地并不少,人多不是房价肯定上涨的理由。4、房价只会涨不会跌。也许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50年,不考虑通货膨胀,房价确实只涨不跌。可是长期看涨,并不等于只涨不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只涨不跌的,不管有多少看起来充分的理由。日本是个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而且三分之二是山地,所以当年举国上下都认为房价没有理由不张。结果最高峰时,东京及周围三个地区的理论地价超过美国整个国家的地价与在纽约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净资产值之和。结果日本从1990年起房价连跌14年,跌到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拖累了整个日本经济。5、房子买入后就一劳永逸。根据C国法律,业主对房屋建筑拥有所有权,但是对于住房的土地,并无所有权,最多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从开发商拿到土地之日起算,。6、上H是国际化大都市,房价只涨不会跌。A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仅有纽Y、芝加G、洛杉J等区区几个国际化大都市,上H在亚洲有些名气,在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上H曾与韩国的丽水争办2010年世博会,丽水既然申办世博会,当然不是一个差劲的城市,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丽水这个城市?韩国大邱的地铁不知何时建成,但1995年地铁发生纵火事故,可见1995年之前就建成了。可是C国有多少人知道大邱这个地方呢?而上H地铁95年4月才试运营。所以房价应与东京等地看齐的说法不过是别有用心,愿者上钩的谎言罢了。7、C国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价也应涨。不错,C国这两年收入提高较快,如上H,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867、16683,一年增长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费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积蓄来购买的。所以房价涨幅应大大低于收入增长。8、土地紧缩后,土地供不应求。事实并非如此。如“土地供应不足”传闻较多的北J,国土资源部介绍,北J2004年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成交土地总面积437.71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3%。北J市仍有约5900万平方米的存量房地产土地有待盘活。开发商制造这种真实的慌言,不过是想让消费者接受高房价。9、ZF不会让房价下跌,会托市。日BZF不比C国某一地方ZF有钱吗?就是香GZF,也远比C国一些地方ZF有钱?当日B与香G的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难道日B与香GZF希望房价下跌吗?商品的价格涨跌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房价下跌的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ZF是无能为力的。 绑架C国 之三 七、最后清算的号角已经吹响1、2005年3月16日C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宣布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央行此举表明,中央ZF对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2、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该份文件强调:“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并要求各地方ZF高度重视房地产价格,这个通知被人们称为“国八条”3、2005年4月3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评论员文章,呼应“国八条”,并公开阐述中央ZF对房地产行业的最新看法。此后至今,国家喉舌新H网、人民网多次发表相关调控房地产文章,各主流媒体风向开始明显倾向于调控房产。4、随着200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31号文”)的出台,以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为开端的新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至此基本构建完成。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甘XX在9月8日的加强土地调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31号文中的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这些措施,核心是要调整中央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逐步减少地方ZF盲目扩张用地中的经济利益驱动。5、随者C币的渐近升值,热钱再进入后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升值到某个临界点之前,游 资会渐渐撤出. C 国房地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已经相当之高,所以中央ZF在历次调整房地产的政策取向上都是小心翼翼。其实中央的真实意图并不是想让房产价格大跌,而只是想踩住房产上涨的阀门,中央在调控中进退两难的心境,房产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每次调控都是中央与地方ZF和房产商的一次博弈。正由于中央在每次调控中投鼠忌器的迟疑,使地方ZF和房产商摸准了中央的底牌,这也成为房地产商人们在每次调控的短暂停歇后又开始接近疯狂的真实理由。上H的老大陈XX的双规表明中央已经渐渐胜过地方军。市场的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中央可以控制调控政策的尺度,但人民的心理预期是政策所没法左右的,当市场中空方的预期胜过多方的预期时,房产雪崩的日子就将来临。 有句话说得很精辟,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所有的资本都将争先恐后地出逃,对经济的打击,用十年衰败来形容都不为过,看看现在的北海、海口,就明白什么叫元气大伤,92、93年全国有多少热钱在那里博杀,而今天,还在为十年前的事打官司。违背了城市的自然发展规律,吞下的将是漫长的苦果。八、谁为这场房地产盛晏来买单 2005年4月披露的一份由上H团市委编写的《上H青年调查报告》显示:住房问题已经上升为上H青年心目中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其他诸如就业,社会治安等历年排名靠前的问题都退居其后。“居者有其屋”对于普通老百姓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另一方面,似乎所有的购房者都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暴涨而成了赢家。但众所周知的是,C国今天的购房者几乎全部都是以银行按揭的方式付款的。这意味着,如果长期利率上升或房地产价格暴跌,甚或这两种坏情况同时出现,这些购房者就马上可能沦为“负资产”一族,虚拟的赢家顷刻之间就变为实实在在的输家。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香G,回归前夕,港英ZF突击花掉历年积攒下来的钱,用来修地铁、造大桥、建机场,经济十分火热,房价炒得如此之高,最后民众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买房还是搞投资了,几乎每一个港人家庭都加入按揭购房的队伍,并对后市充满信心,最后,击鼓传花把接力棒送到倒霉的那位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风暴不期而至,再没有人来接棒了,不得已,宣告破产,把不动产交银行拍卖。在这一轮经济衰退中,损失最重的是香G的工薪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层,他们大部分都贷款供楼,90年代中期,房价达16~20万港币/米2时,每当新楼盘推出时都有人几天几夜的排着几百米的长队,与我们今天的上H、杭州何其相似,然而,时间仅仅过了4、5年,在东南亚经济风暴的冲击下,当年的房价已跌到3~4万港币/米2,但当地人认为还没有跌到位,在远郊,类似于乡村别墅的新建村屋价格已跌破万元大关,可以想见,普通老百姓损失多么惨重,钟镇涛破产了,梅艳芳、陈慧琳等艺人损失了数百万至上千万。 屹今,C国房地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已经相当之高。根据央行《C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支持》报告,C国房地产信贷在整体信贷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6%急剧提升到2003年的21%。在2004、05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在上H,2004年全部新增贷款中,有将近80%投入了房地产。房地产贷款中所潜伏着的金融风险可能要比数据显示以及人们所想象的大得多。如此高的贷款集中度,一旦行业趋势逆转,必然会给C国脆弱的金融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冲击。但实际上,房地产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例相当之高, 而这些贷款的风险绝非短期可以看出。正是源于此,所以中央ZF在历次调整房地产的政策取向上都是小心翼翼,而且是调整的重心多落在买方而不是卖方,由此可见中央投鼠忌器的迟疑。 C国农民的身影仅仅只是在被人雇佣彻夜排队领号的时候才出现过。这个局外人,可能正是房地产中最大的输家。由于C国现行的土地法律,C国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丧失的土地利益相当巨大。地方ZF以低廉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然后以几倍甚至十数倍的价格转手,而这些利益大多被注入了C国农民无权享用的城市基础建设中,或者被腐败官员中饱私囊。统计表明,1980年代之后至2004年,农民承包地被征用总数达到9800万亩。保守的计算,如果每亩地农民丧失财富5万元,那么农民这20多年在土地上丧失的利益就达到5万亿之巨。与这个数字相比,1949-1978三十年间农民由于价格“剪刀差”所失去的7800亿元,就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东北一位省长在一次公开的场合痛斥某些ZF官员经营城市化运动大造形象工程时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的城市象欧洲,而我们的农村却象非洲。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游产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和投资的增长。这不仅仅包括建材、水泥、装修业、钢铁业、电解铝和氧化铝等行业,甚至进一步推动了更上游的电力、煤炭等行业的发展和投资。周边高度相关的石化工业也得到推动。于是,C国以国有国僚垄断型企业为主体的基础行业出现了普遍的扩张,价格出现了飞涨。房地产上游产业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处在全面竞争的下游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出现了困境,利益空间被极大压缩。这是由于,基础行业基本是国家垄断资本,而这一领域的涨价在下游劳动密集型行业那里,由于高度竞争和市场过剩,原料和能源的涨价并不能通过涨价而转移到消费者那里。这使得C国的中小资本在跨国垄断资本和官僚垄断资本的双重夹击下,举步维艰,这同时也使他们原来支持改革的思想发生变化。 所以,这场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房地产业盛晏已经绑架了中央、绑架了银行、绑架了全体国民、绑架了国民经济!! 在我居住的小区旁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2010年世博会公益广告牌,上面是醒目的世博会主题宣传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不禁要为一问,以地方ZF为主推手的这一场经营城市大跃进运动是否真的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了???何时才能真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具欢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77
回帖
3469
金币
83 个
注册时间
2008-8-17
QQ
发表于 2008-10-25 18: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商品的价格涨跌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房价下跌的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ZF是无能为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抢到沙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17
回帖
94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10-16
QQ
发表于 2008-10-26 1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宁波
我觉得要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过后带来的永远是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潜在问题,其潜伏期较长,这样下去,只有一个结果,重新分裂.:s29p
迷茫中流失了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04
回帖
81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9-28
发表于 2008-10-26 14: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非常赞同楼主观点! 不过也不能拿以住的经验来硬套。 我们头上的这片天很怪,许多事情是经不住推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6-4 21:42 , Processed in 0.07155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