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Q掌柜 于 2010-7-14 09:13 编辑
孟宗哭笋——孟宗,古时望江人。相传孟宗少时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孟宗对母亲是百依百顺,有好吃的让母亲先吃,攒点钱也是先替母亲做新衣。一日,母亲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可时适值寒冬腊月,哪有鲜笋?为治好母亲病,孟宗仍然驮着锄头,冒着寒风上山挖冬笋。挖了很久,手上起了泡,泡破出了血,再也挖不动了,还是没挖到。孟宗急得直哭,越哭越伤心,最后眼泪也干了,哭出两滴鲜血掉在地上,只见地面慢慢地凸起,竞然冒出两棵鲜嫩的竹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王祥卧冰——王祥,古时望江人。相传王祥生母早丧,从小受到继母朱氏的虐待,生活境况悲惨。一次,父母患病,王祥不计前嫌,衣不解带地侍候父母。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没有鱼卖,他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后人敬慕王祥的孝心,为纪念他,就把那口池塘叫做“卧冰池”,旁边的小石桥叫做“卧冰桥”,王祥住的村子取名叫“王祥村”。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望江知县杨延蔫在池边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卧冰池”三个大字,至今还在。清代望江知县刘天维写诗说:谁争跃鲤在临沂,皖上犹传避地时;总是人情思孝子,不妨多记卧冰池。 仲源泣墓——徐仲源,唐代德宗年间安庆(今安徽省望江县)人。相传徐仲元事母至孝,其母亲平昔最畏打雷,每逢雷雨天,仲源便紧贴着母亲,左右护持,不让母亲吓着,母亲去世以后,便安葬在住宅南边,每逢打雷下雨时,他便奔往墓地,伏在母亲坟墓上,连呼:“仲源在此、仲源在此”。他的这种孝行也感动了上天,以后每逢雷雨天,闪电和雷声总是会绕过墓地上空,就再也没听见雷声了。
爱生活 爱百度 得来全不费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