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69|回复: 0

望江县博物馆3件文物入围安徽“百大镇馆之宝”候选名单

[复制链接]
UID
688
回帖
51
金币
820 个
注册时间
2008-11-1
发表于 昨天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由安徽省文物局指导、安徽省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望江县博物馆报送的宋代青白瓷箫、商铜兽面纹夔龙扁足铭文圆鼎、商铜兽面纹铭文爵从全省百余万件套藏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150件初评名单。

11.png

宋代青白瓷箫出土于望江县城郊护城村宋代墓葬。这支瓷箫通体施青白釉,釉层均匀透亮,造型优美,胎质匀薄而又坚实,完好无损,通长20厘米,一端稍粗,口径2.5厘米,一端稍细,口径2厘米,一侧有小孔五个,排列整齐,间距相等,另一侧有小孔一个。

2.png

这件北宋青白瓷箫不仅造型别致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还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商铜兽面纹夔龙扁足铭文圆鼎整体造型庄重威严,鼎腹饱满如半球,展现了商代圆鼎的经典特征。它的双耳微微外撇,既便于抬举,又赋予了器物挺拔之势。最令人惊叹的是三条扁长的夔龙足,龙头向上,龙口稳稳托住鼎底,龙身蜿蜒化为足干,尾部尖细上翘。这种将神话生物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设计,正是商代青铜艺术的奇思妙想。

3.png
作为商代礼器,这件青铜鼎不仅是祭祀祖先、宴飨诸侯的重要器具,更是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它的铸造工艺复杂而精密,展现了商代范铸技术的水平。

商铜兽面纹铭文爵柱间距6.5厘米,通高19.5厘米。曲口,窄槽流,尖尾上翘,口沿两侧各有一菌状柱,卵圆形深腹,腹侧有一带状半环形銎,三棱锥足外撇。柱顶饰涡纹,腹部饰一周兽面纹。盤所在一侧器腹铸铭文“酋”字。

3.png
在商周时期,青铜爵不仅是酒器,还是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礼器,甚至一度成为当时贵族阶级“明贵贱、辨等列”的标尺。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系统梳理全省馆藏文物资源,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入围藏品涵盖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玉器等重要门类,均为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珍品,不仅展现了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代表了各时期工艺技术的巅峰成就。

下一步,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将通过客户端网络投票与专家终评相结合的方式,从150件(套)候选藏品中评选出“百大镇馆之宝”。其后还将以专题展览、数字展示、文创开发等多种形式,让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走进公众视野,展现安徽文物的独特魅力。

来源:望江文旅体


望江论坛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7-1 10:44 , Processed in 0.14377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