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08|回复: 2

<雷阳庶梦>第4回 湯得利心生一计 龙德福出任二尹

[复制链接]
UID
33114
回帖
4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12-11
发表于 2011-12-11 14: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4回   湯得利心生一计  龙德福出任二尹
話說孙拳棍向英王神叩头详稟之后,英王神吩咐他,将那张由县衙带回的文纸赶快取出烧掉,在神堂内藏妥县印,再去庙廚弄些饭吃饱,而后仍回神堂,就在神位下端,幔帐罩着的神龛内,将就着歇息几日,有人时不须进出走动,静心养憩,听候吩咐,依计行事。孙拳棍叩头称是,一应遵行。
吃饱饭食后,孙拳棍一头钻进幔帐神龛内,借着缝光,端详起那颗大印来。只见这颗大印是暗黄色的,不知是金是铜,外形铸着龙凤图案,印面上有方形文字,也有扭扭曲曲的邪文,他认不得,便就作罢。不过,此时他心里想着,怪哩,县大老爷就凭这枚四方一颗的東西,管着我侬五乡八处的老百姓,他贪黑钱,穿绸缎,坐轿子,弄酒吃,睡花太太。嘿嘿,今兒捏在我手里,你狗知县的花太太该由老子弄一弄了!于是,他又异想天开,想着与知县太太上床行欢作乐那般情景,好不惬意,就一头沉入了温柔梦中。
这边廂,英王神看盗印已成,便向龙德福托去一梦,告知龙德福盜印详情和随后的应对方略,叫他切莫心慌胆怯,凡事依计而行。龙德福听了,尽知一切,在梦中乐的蹦了起来,赶忙叩谢英王神的临难解救之恩。
紧接着,英王神又唤来本方土地神,对他如此这般叙说了一遍,命土地神再去县衙,打发知县湯得利皈依神訓,悔过自新。土地神应命去了。
土地神来到县衙,轻揚拂尘,湯得利梦中听道:“我是本方土地爷,唤湯知县听命!奉英王爷之命,尔要听清,尔的县印和文纸不翼而飞,英王爷业已替尔查得,烧了文纸,留了县印。尔若想赎回县印,必于明天上晌,携带香烛祭品并白银一千两,出具文书保约,保证尔从今往后,再不欺压百姓,再不贪赃枉法;还要亲去大王神庙,当众许愿,立下誓言,认罪求饶,焚香叩拜,县印便就于归,尔也一生平安无事;若要违拗,尔就必死无疑。” 说罢,土地神故意大喝一声:“湯得利,尔听清了么?”
湯得利一听,尤如绝处逢生,真地喜出望外,便就立马回神,赶紧叩拜谢恩,连连口称:“小人即刻遵命,小人即刻遵命!” 说罢,立即睁眼起床,吩咐衙役,迅即按土地爷托咐备办,不得有误。他自己呢,便就拿过纸笔墨砚,写具保约,其文曰:
    上稟英王大神爷:
        小人湯得利,罪该万死,追悔来迟,伏求神爷开恩准敕!
        前因小人一时糊塗,多有亵渎神灵、欺压百姓、捏造事端、陷害
    良民等情事,实属昧失天良,天理难容。今蒙神爷指点,决意幡然悔
    悟,保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今后若有食言,任凭青天打雷,五电
    击顶。尚请神爷宽恕,并请发还县印,小人感恩不尽,永远敬祀!
        立此具保,跪拜求宥。
                                        雷陽   湯得利  叩上
湯得利写罢,天已白亮,便就洗浴净身,更衣换帽,带足银两香烛,起轿去到霹雳滩大王神庙。
往日知县出行,锦轿雕鞍,旗锣鼓伞,前呼后拥,鸣金开道,威风凛凛,狗不叫,黑卵天,一派肃杀之气。今日湯得利出行,青衣便轿,只带着几名随从,恍若落湯之鸡。未到庙前,湯得利就落轿步行,诚惶诚恐,一派虔诚之心,溢于言表。与往日相比,尽管丢人现眼,湯得利也顾忌不了那些过往云烟,只能图解眼前之困。到是紧随圍观的人群,尽皆面带喜色,熙熙攘攘,越聚越多,形成了一条浩浩蕩蕩的人流,尾趋其后,煞是热闹不凡,皆称罕见。
到得神堂之中,交过白银千两之后,衙役焚纸燃香,亮烛鳴爆,敲响锣鼓钟罄,湯得利当着挤满神堂看热闹的民众之面,也顾不得知县大人往日的尊严和体面,便牵衣垂首,长跪在地,匐伏祈祷,诵唸着道:“下官愚昧,一时糊塗,尚请王爷宽恕!” 诵罢,双手捧上保约文书,由庙祝接过,押放在英王神案之上。湯得利接着诵道:“自今往后,本官发誓许愿,一不故听妄闻,二不再提此案,三不陷害良民,并献上白银千两,分文不少,请王爷发还县印。今后,如若有违,任凭王爷处置!王爷千岁,千千岁,千千千岁!” 诵罢,连连叩头,長跪不起。而此时,龙德福就在神堂之中,观察动静。湯得利的一举一动,皆在龙德福的眼中,只是王神施法掩住,故隐而未现,不见其人。当龙德福看到湯得利表现谦诚,料有悔意之后,才抛出县印,众人哪能看到?
这当儿,只听“扑通”一声,一颗红绸包裹着的四方东西,不知从何处落到湯得利的面前,湯得利急忙用双手捧起,举过头顶,再度高呼“王爷千岁,千千岁,千千千岁!” 众人也跟着起哄叫好,神堂里一片沸腾。众人不约而同,众口齐赞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万目同睹,果见王爷法力无边,就连朝廷皇封的七品知县大人,也来乖乖听命,岂可了得!” 那番虔诚皈信之潮,让湯得利亲见亲听,句句入脑,也就小觑不得。
祭祀已罢,湯得利告归,人潮渐散。庙祝收取湯得利的保约文书,交到龙德福手中。又与龙德福一起,唤出孙拳棍,与他交割完白银,对他道:“银两暂存庙中,全数归你,分文不挪,包管安全,要用随拿,不可滥用。从今往后,你要做个正派人儿,不能再偷!你要再偷,王神就要责罚于你,你可做到?” 孙拳棍一一应允,扑地一跪,向英王神千恩万谢,欢喜不尽。此时,孙拳棍倒也机灵、自觉,执意不肯将银两独吞,主动提出,要将一半银两捐给庙堂,作为给王爷重塑金身和维持香火之用。龙德福和庙祝听了,深表赞许。后来,孙拳棍在龙德福的帮助指点下,果然振作起来,成了大王神庙的虔诚信士,置了房产,娶了家室,此是后话不提。
话又说到知县湯得利,自从大印于归之后,心中总是觉得,他这个知县做得窝囊,一肚子嘀咕无处訴,一身的灰头土脸难见人。你想想,一位堂堂七品知县,竟连个大印都管不住,弄丢了,就像乞丐弄丟了讨饭碗,还弄的全县皆知,纸里包不着火,岂能不传到外埠、省府、京城,岂能不让人笑掉大牙,谁能瞧得起咱?要是让上峰察知此情,稍有得罪他们之处,便会追究下来,要死要活,都被人家捏着,自己还能有何作为?他越思越想,就越忐忑不安,甚至担心害怕,如鲠在喉,很想一吐为快,以泄心懑。但思来想去,谁是知音?县衙之内,皆係酒囊饭袋、脓包草包、造粪机器,概莫能交;市井之中,多是唯利小人,亦如蛆蝇,叮咬得你,愈发满身疮痍,更是不堪沾惹!他沉吟良久,莫衷一是,便生出了“国难思良相,家贫识妻贤” 之慨,竟想到了龙德福的头上,只有这位老兄,堪称温良恭让,便很想与龙德福促膝一谈。但是,却又担心,前番多有冲撞于他,今番他会见谅于己吗?
常言道:不做和尚,不知头冷;没做过官儿,不知道烏纱帽儿沉甸。思量起来,此话果真。又言道:千里做官只为财。此言也属不假,若不为图个钱财,养家活口,落个舒适痛快,谁愿意卑躬屈膝,巴结上司,苦求前程?好在湯得利不甚懂得正经礼教,也就不受清规戒律的绊缚,他只晓得古訓有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让人一寸,自家好混;让人一尺,自己得益;让人一丈,四方照亮。” 咦!想到此处,湯得利忽觉心头天开云朗,陡地悟出与己方便的万全之策来了!这就是:自己还得硬着头皮,戴着烏纱帽儿,以免太陽晒禿顶;还要蒙蒙瘴瘴,罩住实情,使得上不放屁,下不挑屎,能混则混,混一天算一天,便就以不了而了之,未必是不可不行之策也?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他自家有救了,自家的脑袋还算灵光,便就立马来勁了,竟就得意忘形地耍起自己的嘴皮,操起皮锣皮鼓伴皮琴,自哼自调,自编自唱起来:
      得儿隆冬得儿冬,得儿冬,得儿冬的冬,
      如今学得烏龟法,得儿冬,
      得缩头时,得儿冬,得缩头时———得儿冬,
      且缩头啊,得儿冬的冬,
      冬的冬,且缩头!得儿冬!
这一唱,竟让湯得利的心情,豁然放开。他润了几口茶,觉得茶水很香,思绪也更上路,便想起箫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来。对了,对了!我就用这办法,去追龙德福,拉他出山,给咱家撑台面,岂不更好?他有真才实学,且又博学多才,又有举人功名垫衬,给我做个县丞、二尹甚么的,也很夠得上资历。日后若露出马脚,也还多个顶着干系的。湯得利思量罢,便就立刻动起手来。
湯得利毕竟久混官場,比一般人多些心眼。他要造成既定事实,让龙德福不得不来就范。于是,他就大笔一揮,向安徽巡抚写上保举推荐专摺一封,命人即刻启程,送往省府衙门。有谁知道,省府衙门,这回偏就麻利得很,也是即就核准,随就发下公文。湯得利好不快活,也就马上派轿登门,請来龙德福,向他宣谕道:
奉安徽省府衙门示谕,宣读如下:
喻雷陽知县湯得利,谨奉吏部示谕,恩准所荐举人龙德福补雷陽县二尹职,着令宣喻即任,领准七品,此复。
                                          正三品  安徽巡抚   李续宜
                                              同治二年六月十八日
龙德福听罢宣谕,一时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而湯得利赶鴨子上架,自然见好就上,当即满面堆笑,双手抱拱,口称恭喜,直让龙德福楞的啼笑不得,推脱不了,只得勉强应承下来。
说来岂是有谁知道,自从龙德福做了二尹,湯得利言听计从,落得轻松,竟把个雷陽县摆布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方便,民皆安居乐业,过了十几年平靜时光。
这正是:民图生计官图稳,昧招灾禍智招宁。

评分

参与人数 1 +14 收起 理由
楼兰的风 + 14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769
回帖
797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1-3
发表于 2011-12-11 2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除了感慨还是感慨,能有点啥创意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3880
回帖
1840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9-20
发表于 2011-12-12 0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佳作。。
人生就象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7 08:52 , Processed in 0.24867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