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jyangsf 于 2014-10-31 10:13 编辑
作为师训中的干训,一般情况下是参加规定的干部培训或者到学校挂职锻炼,望江县教育局打破这一常规,创新方式,今年上半年从农村中小学选派徐世义、汪先齐、余德兴三位年轻的副校长上挂到局机关,分别安排在基教股、监察股和办公室锻炼。这里摘编他们挂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一天工作是这样开始的
“原以为局领导是坐镇指挥,上传下达,到学校督查督查,指导指导,高高在上,没有我们一线教师的辛苦与付出。近6个月的挂职锻炼,彻底扭转了我之前不切实际的想法。局领导的辛苦不接触,确实不为人所知。”这是泊湖小学副校长徐世义挂职前后的真切感受。
监察股的工作与局长、纪检组长的接触相对较多,更能感受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初上班,股长安排了我的工作,其中一项是每天上班8:00准时到局长办公室,将准备的资料送给局长审阅。股长告诉我说,你每天上班要早点,过了汇报的时间点,不是很难遇到局长就是局长太忙,找的人很多,容易耽误一天的工作。当时心里还不怎么在意,心想局长有这么忙?第二天7:00整准时到局里上班,将手头的资料全部整理好,8:00左右到局长办公室送资料给局长审阅,刚进办公室,就看到有人在局长办公室谈工作,隔壁办公室还有人等着汇报。资料审阅完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想,今天怎么这么忙啊。近6个月的挂职,我每天都提前一小时上班,准备材料,局长的忙碌几乎天天如此。
简单的事不简单
汪先齐是来自雷阳小学的副校长,一直扎根在农村小学一线,从普通教师到主任、再到副校长,历经多岗位锻炼。此次安排在基教股锻炼,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不一样的感受。在一般人眼里,认为局机关工作人员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轻松、悠闲、自在。作为一个副校长,比一般教师接触局机关要多些,自以为算比较了解,挂职半年后才知道自己以前也是一知半解。就拿基教股最简单的接电话或者答复咨询来说,都是不简单的事,都事关到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造成学生了频繁的转进转出,很多家长来电话咨询转学手续,也有不少人员到基教股咨询相关事宜。对每个电话、每个前来咨询的家长,基教股工作人员再忙也要放下手头工作,十分耐心地回答和解释来电来询。特别是学生的转进转出工作,既要规范,又要尽可能地简化程序。看起来很平常的小事,时刻要为老百姓着想。
文件起草要斟字酌句
许多股室,有时虽是收集、整理、统计、上报某一个小信息或数据,但工作却要牵涉全县上下的学校,其工作的忙碌与辛苦却又认真也是我们很难想象的。有时,局领导们为了文件中的某一个词进行反复推敲,对一项新措施的出台反复酝酿,认真考虑好每一个细节。杨林中学副校长余德兴如是说。
局机关各股室要起草的文件和通知较多,政策性强,股室工作人员对文件的起草反复地字斟句酌,下发文件总是力求做到两点:一是没有任何的歧义;二是简洁明了,不能再增减一个字为止。工作上的严格要求也体现在档案的规范整理上,各股室的文件、通知及相关材料很多,一般他们把工作材料进行分类,每一类建相应的文件盒,贴上标签,按一定顺序摆放,一项工作结束后,相关材料建起目录,编上页码,装订存档,查找起来很方便。
被误解在所难免
由于教育系统摊子大,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高,大家对教育工作却又不十分了解,存在一些误解有时总难以避免。比如今年的省示范高中定向人数,县教育局按照文件精神公平、公正全部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可是仍然有人在自己少统计两个学校的情况下发帖,称总数与分解数不符,且直接指责定性为有猫腻。经历了高中录取工作后的汪先齐,才明白这项工作的不易。为了保证学生的志愿准确无误地录入招生系统,县教育局组织安排学校人员校对、基教股与学校共同校对、基教股人员两次交差校对等多个程序,然后按照预录程序取查看有没有异常现象,最后才开始正式录取。整个录取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各类学校3000多名普高录取工作中,没有一例违规行为,机关内外更没有说人情、打招呼、递纸条的现象。
编后语:三个人三个股室,不同的岗位,工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见所闻,所思所学,点点滴滴,每一个人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有一点感受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愿意把挂职锻炼学习到的好作风、实实在在的干劲带到学校去。
一天工作是这样开始的
肯定有忙的人,你送个文件就是忙吗?况且老方完全可以不要这么忙,许多副职闲得很!(当官要当副,...)
简单的事不简单
一线老师每天要批改多少作业:课本习题,基训,资料,120*3=360*1min=?h,上课4h,备课1h。你这点事也好意思说?
文件起草要斟字酌句
新八股害了你!班主任每天面对60个左右的学生,见人说话,察言观色,小心呵护,还有家长、社会!你天天起草文件?
被误解在所难免
老师每天6:30分到校,比你早!中午看班,比你累!许多待遇,比你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