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2 编辑
154、孙尚书着手定方案, 大致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三公大臣最好办, 找个好榜样树一树, 找个坏样板批一批; 每天上朝议完事, 由国子监安排博士, 结合“三纲”、“五常”上上课。 只要李太后和首辅认可, 哪个大臣敢不听!
树哪些样板有说服力? 尚书想到岳飞与秦桧。 岳飞既是杰出将帅, 且又精通诗文书法; 精忠报国堪称楷模, 树个榜样没问题。 可惜秦桧不好批, 虽说他是个大奸臣, 但曾任宰相十九年, 批他有影射首辅之嫌!
尚书想到于谦与石亨,【1】【2】 两人都在当朝百年前。 一正一反两教材, 让三公大臣照照镜!
第二块王侯也好办, 由国子监会同翰林院, 编纂针对性的教材, 由大学士上府宣讲。【3】
【1】于谦,浙江钱塘人。宣德五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三年,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也先(蒙古瓦刺部领袖)进犯,英宗被俘。危难之时,于谦出任兵部尚书,整兵防御,破瓦刺军。立代宗,接英宗,首创团营之兵制。一生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且能武善文,有著名托物言志诗《石灰吟》。天顺元年,英宗复辟。石亨等人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冤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谥肃愍。经孙尚书炒作后,万历皇帝改赐于谦谥号为忠肃,扩于谦墓,建忠肃祠,编《于忠肃集》。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亨,陕西西安人。承父职,善骑射,因功升任宽河卫指挥佥事。正统年,累迁都督同知,充参将,晋升都指挥使、都督佥事,接连击败兀良哈(新疆突厥部落)入侵。景泰八年,因谋立英宗复辟,得首功,进封忠国公。后持功自傲,骄奢淫逸,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被英宗罢职,得罪瘐死狱中。 【3】此举很有成效,自万历年到明朝灭亡的六十余年间,再无王侯僭越或谋逆之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