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十月金秋

[其他] 无赖大PK(望江鼓书)

   火.. [复制链接]
UID
69074
回帖
11351
金币
125 个
注册时间
2014-5-24
发表于 2014-10-2 2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先生,双节快乐!
岁月徜徉,于其间,觅一处静好,把心停靠,做一个淡然的女子。从此,心中的太阳与爱同在!^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2733
回帖
49673
金币
11165 个
注册时间
2013-2-15
发表于 2014-10-3 1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soso_e163:}
莫认真亦不可不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2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0 编辑

153、李郎中刚刚退出门,
孙尚书差点笑出声。
这份荐文来的巧,
解决一块大心病!

原来张居正约见孙尚书,
研究礼部如何配合新政。
首辅坦率掏心声:
今日单独约见你,
表明宣化特重要。
我虽居高位如履薄冰,
皇上年幼管不了事,
李太后问政疑心重。
一怕亲王、郡王觊觎皇位;
二怕三公大臣妒我揽权;【1】
三怕新政触动集团利益,
他们狼狈为奸来发难。
任何因素的结局都不好,
会使新政夭折、民穷国殇!
张某不为自身求利益,
只盼大明有个新气象!

尚书听罢插了一句:
大人政绩有目共睹!
张居正摇头接着说:
加强宣化最大目的,
就是奴化国民思想,
集聚人心,引导共行!
当以“三纲”为总论,
以“五常”为基本法则,【2】
形成臣忠君、民效国、
子敬父的儒家氛围。
使亲王、郡王安于现状;
六部五寺恪尽职守;【3】
编户齐民丹心报国;
社会老有所养、幼有所哺!
达到上述这些目标,
才能证明宣化有成效!

孙尚书急忙问首辅:
礼部怎做立马见效?
张居正一听哈哈笑:
老孙呀你也是老尚书,
宣化怎可能立竿见影,
所谓春雨润物细无声!
这场春雨如何下,
还得好好动脑筋!
要建立一套理论体系,
再化理论为实体,
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亲身体会才会感触深!
你回去拟个宣化方案,
马上报来时间紧!

【1】三公:明朝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正一品。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高位重。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虽变为虚衔,但在关键时刻说话,仍有一定的份量。
【2】三纲:“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理论,在封建社会体系中,为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制度及社会伦理道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一句话:下对上要绝对服从。“五常”:仁、义、礼、智、信。一句话: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六部五寺:皆归内阁统管。六部:吏(类组织部)、户(类财政、民政部)、礼(类中宣部)、兵(类国防部)、刑(类司法部)、工(类制造、建设部)。五寺:大理(类最高法院)、太常(类教育部)、光禄(类卫生部)、太仆(类农牧业部)、鸿胪(类外交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23: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2 编辑

154、孙尚书着手定方案,
大致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三公大臣最好办,
找个好榜样树一树,
找个坏样板批一批;
每天上朝议完事,
由国子监安排博士,
结合“三纲”、“五常”上上课。
只要李太后和首辅认可,
哪个大臣敢不听!

树哪些样板有说服力?
尚书想到岳飞与秦桧。
岳飞既是杰出将帅,
且又精通诗文书法;
精忠报国堪称楷模,
树个榜样没问题。
可惜秦桧不好批,
虽说他是个大奸臣,
但曾任宰相十九年,
批他有影射首辅之嫌!

尚书想到于谦与石亨,【1】【2】
两人都在当朝百年前。
一正一反两教材,
让三公大臣照照镜!

第二块王侯也好办,
由国子监会同翰林院,
编纂针对性的教材,
由大学士上府宣讲。【3】

【1】于谦,浙江钱塘人。宣德五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三年,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也先(蒙古瓦刺部领袖)进犯,英宗被俘。危难之时,于谦出任兵部尚书,整兵防御,破瓦刺军。立代宗,接英宗,首创团营之兵制。一生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且能武善文,有著名托物言志诗《石灰吟》。天顺元年,英宗复辟。石亨等人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冤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谥肃愍。经孙尚书炒作后,万历皇帝改赐于谦谥号为忠肃,扩于谦墓,建忠肃祠,编《于忠肃集》。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亨,陕西西安人。承父职,善骑射,因功升任宽河卫指挥佥事。正统年,累迁都督同知,充参将,晋升都指挥使、都督佥事,接连击败兀良哈(新疆突厥部落)入侵。景泰八年,因谋立英宗复辟,得首功,进封忠国公。后持功自傲,骄奢淫逸,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被英宗罢职,得罪瘐死狱中。
【3】此举很有成效,自万历年到明朝灭亡的六十余年间,再无王侯僭越或谋逆之事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006
回帖
10790
金币
1842 个
注册时间
2013-5-30
发表于 2014-10-5 0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21: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3 编辑

155、第三块是编户齐民,
孙尚书觉得最头痛。
老百姓普遍不识字,
再好的理论灌不进。
管你是于谦还是石亨,
反正不认得都是古人!
要想草民不作怪,
得用“孝悌”做文章。
年纪越大越怕事,
不惹事社会才稳定。
长幼尊卑秩序定,
一代管一代皆成顺民!

孙尚书到文渊阁找资料,【1】
无意间发现一本小册子。
书名叫《全相二十四孝》,
编录者是元代郭居敬。
当时未列入国学课文,
或因上面故事不近人情。
书中人物或装疯卖傻,
或泯灭人性,或动辄休妻。
因郭居敬是著名学者,
文渊阁才有他的藏本。
尽管此册被束之高阁,
孙尚书认为挖有潜质。
可改成打油诗配上插图,
用作宣化的启蒙读本。【2】

今日乍见扬花荐文,
不禁哑然,差点失笑。
扬花县真个牛皮哄哄,
怎弄到《全相二十四孝》!
其实孙尚书不知情,
南国子监也有藏本。【3】
是李廷柏在应天乡试时,
在藏书楼架梯瞎翻遇见。

孙尚书拟建二十四孝祠,
让百姓在祭祀中学孝道。
但建祠必须腰里硬,
可礼部历来是清水衙门。
扬花的荐文来的巧,
孙尚书遇见大头鬼!
你扬花县不是很能扯?
二十四孝你占了三孝?
那就让你建三个孝祠,
弄成样板去抖威风!

【1】文渊阁:皇家最主要的藏书机构。明初建于南京,迁都北京前已有大量藏书。正因藏书丰富,才能诞生《永乐大典》这样的巨著。
【2】启蒙读物:即《二十四孝图诗》。
【3】南国子监:明有南北两个国子监,清改南国子监为江宁府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4 编辑

156、左侍郎丁忧回乡位暂缺,【1】
右侍郎负责建祭祠。
右侍郎姓任年纪大,
做事严谨性格沉稳。
首站是安庆府扬花县,
他把扬花底细查了个清。

孙尚书的意图很明确:
让扬花县建三个孝祠,
使其成大明孝道样板。
建祠费用礼部不管!
一来都察院找不着茬,
叽叽歪歪说礼部没作为!
二是扬花地理位置好,
如去参观一路顺畅。
由京都南下走大运河,
从扬州拐进扬子江,
再沿扬子江向西直上。
沿途可领略中原气派,
可登应天前都古城楼,
可听秦淮河画舫夜曲,
可尝江河鲜鱼之美味,
可欣赏大江南北风光!

右侍郎想法很实际,
他跟尚书把话商:
扬花是穷县,逼急会赖皮。
半途撂挑子,耽误礼部事!
不如建一祠,名曰“三孝祠”,
既减民负担,一样造声势!
“三孝”内容也要改。
如“闻雷泣墓”之王裒,
是魏晋山东营陵人。
在下查了历朝史料,
唐代扬花有个徐仲源,
年少时孝伺病重母,
被当时县衙举孝廉,
后中进士任合肥令。
如将“闻雷”改“仲源”,
不知大人同意否?

孙尚书听了把头点,
说任公用了不少功!
任老接着把话讲:
“哭竹生笋”之孟宗,
原是三国江夏人。
可说曾在扬花任监渔官,
监渔官是小吏无史可查,
是真是假哪个辩的清!
“卧冰求鲤”之王祥,
是晋代山东临沂人,
可说因避战乱到扬花,
造证造据堵人嘴巴!

孙尚书说任公智慧高,
做事情向来滴水不漏。
“三孝”安在扬花太牵强,
这么一改无话可讲!

【1】:左侍郎,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右侍郎,类中宣部副部长。皆为正三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6 编辑

157任老一番谦虚词:
说是按大人方针办!
在下有个小请求,
祈望拨银一千两。
尚书说路上用度已安排,
请任公放心扬花行!

任老说仅凭一纸举荐文,
让扬花出银建祭祠,
恐该县有火心不甘,
推诿拖延误大事!
在下讨些银两给扬花,
说宋代已有三孝祠,
此次拨银是修缮,
让该县骑虎难下必须办。

孙尚书一听咧嘴笑,
接着一声把气叹:
你我都是朝廷要员,
为建一个小祭祠,
跟地方小县斗心眼,
你说这叫什么事!
堂堂官员二三品,
与市井无赖有甚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9: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18 编辑

158右侍郎此次扬花行,
一改往日低调作风。
兴师动众大旗扯,
陪行官员十几名。
南直隶府尹官船动,
安庆知府跟屁虫。
几十纤夫岸上走,
逆江而上蓬帆斜。


三条官船吉水靠,
扬花百姓看热闹。
曲知县早早码头候,
岸边小轿排一溜。
双排跳板船头摆,
衙役扛竹当扶手。
官员鱼贯下跳板,
岸上咚咚“二脚踢”。【1】


官员头顶乌纱帽,
帽翅颤颤摇啊摇!
绯袍、青袍和绿袍,
飞禽补子各不同,【2】
有孔雀呀有云雁,
白鹇、鹭鸶、黄鹂鸟。


六棒锣响把道开,
“肃静”、“回避”引路牌。
十几台小轿县衙去,
围观者津津乐道不散开!



【1】二脚踢:地上响一下,空中响一下,意双喜临门。原是烟花类雏品,后成春节开门炮和迎接贵客的专类产品。【2】明代官服颜色有规定:一至四品穿绯袍,五至七品穿青袍,八、九品和未入流穿绿袍。袍服胸前和后背各缀一块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一品(文)仙鹤、(武)狮子,二品锦鸡、狮子,三品孔雀、虎豹,四品云雁、虎豹,五品白鹇、熊罴,六品鹭鸶、彪,七品鸂鶒(又名紫鸳鸯)、彪,八品黄鹂、犀牛,九品鹌鹑、海马,未入流练鹊、獬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2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20 编辑

159、右侍郎先开碰头会,
计划下午去沈家庄。
右侍郎手中拿图纸,
说是扬花宋代“三孝祠”,
工部根据史料新描绘。
说礼部挤银一千两,
作为孝祠修缮费用,
以表朝廷重孝道!

南直隶府尹眼珠转,
心想礼部太能扯!
扬花甚时建过“三孝祠”?
你要建就名正言顺地建,
既去当婊子,又想树牌坊,
把人当孬子,玩的碌碌转!
尽管腹诽不会说出,
脸袋松垮笑容满面:
难得礼部如此关怀,
我代表南直隶深表感谢!
并将尽力配合礼部,
出银八百支持工作!

府尹说话有点水平,
你无中生有说修缮,
我就说成是礼部事,
出银八百那是配合!
你主角只出一千两,
我配角哪能出太多?
你我都是官场打滚,
量你不敢当面点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9: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22 编辑

160安庆知府心里打鼓:
狗吊一个比一个尖!
有心帮帮扬花县,
但出银怎敢超府尹!
他扶扶官帽站起身,
对在座官员拱拱手,
说热烈欢迎右侍郎,
百忙之中莅临扬花县!
扬花县人文底蕴深厚,
是礼仪之乡、开化之邦。
此次有幸成大明典范,
全赖朝廷及礼部垂爱!
下官一如既往支持扬花,
出银六百两作修缮专费!

曲知县看了工部图纸,
建成约需五千银两!
剩下的缺口拿么事堵?
既不可拿铲削地皮,
又不能放干鱼塘水,
越想越气心里冒烟!
安庆知府一个劲地催:
扬花县总该表个态!

曲知县心中怒火烧,
耳鸣头晕产生错觉:
眼前哪是乌纱帽,
好像牛屎一堆堆!
什么礼部什么右侍郎?
睁着眼睛编瞎话,
明摆着是放扬花血。
一窝无赖加流氓!

廖县丞见知县脸色差,
急忙站起打圆场:
曲知县近日忙接待,
劳累过度请体谅!
各位大人先歇息,
品品扬花香茗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2733
回帖
49673
金币
11165 个
注册时间
2013-2-15
发表于 2014-10-10 19: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问好
莫认真亦不可不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8140
回帖
3414
金币
4 个
注册时间
201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2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十月金秋 于 2019-12-27 23:23 编辑

161说书人只有嘴一张,
讲到李四就丢了张三。
春社过后没几天,
蔡朝奉就被调回老家。
徽州府呆了没多久,
又被安排到顺天。【1】
蔡朝奉不知甚回事,
捣鬼的是弹词《菜刀记》!
程时启知道蔡的为人,
将他调动是远离是非!

来凤旅馆进来两位客,
一老一少是邻里亲。
少的指着招牌说“真有呀”,
我们今天就住在这!

少的急着问老板:
你可是姓柳名凤兰?
柳凤兰听了笑着说:
是啊客人认得我?

(白)少的问:
店里有个长住客,
是不是叫作蔡朝凤?
(白)凤兰说:
蔡朝奉本是老主顾,
已调回老家徽州府。
不知客人与他甚关系?
告诉他有空来做客!

少的说他来不了,
黄土山上草席卷!
老的一听把眼瞪:
你那比嘴没门拴?
年纪轻轻嘴那么散,
迟早要惹大麻烦!

凤兰着急问少的:
蔡朝奉到底有甚事?
是不是重病把命丧?
你说清楚让我知!

少的不顾老的骂,
说老板呀我怕吓着你!
他婆娘半夜跟人睡,
自己被奸夫砍脖颈!
人头滚出几丈远,
临了落个尸不全!【2】

凤兰一拍大腿“我的娘”,
好好的怎说死就死,
而且死得那样惨!
蔡大哥呀你人义好,
好人咋就寿不长?
说着说着眼泪淌!

【1】顺天: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平(今北京),改北平为顺天。同时,改南京为应天。
【2】《菜刀记》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奸夫陈大雷是个屠夫,慌乱中杀了蔡朝凤后,打算将其尸体肢解后抛尸荒野。刚把头剁下,因蔡妻朱莲心中不忍且害怕,强要陈大雷移尸。陈大雷刚把尸体背出,听见有人哼着小曲迎面而来。陈大雷吓得丢下尸首,撒腿就溜。来者是朱莲之父朱茂卿,酒后路过,看望女儿。黑暗之中被尸体绊倒,手上身上沾满了血。旁边还有一把菜刀,菜刀上刻了一个“朱”字。(朱茂卿为女婿打菜刀,铁匠以为是朱茂卿自家用,就刻了一个“朱”字。)知县断案时,被定成确凿证据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1716
回帖
368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12-1
发表于 2014-10-12 1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9659
回帖
1744
金币
236 个
注册时间
2011-5-31
发表于 2014-10-12 1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博览群书,功底很厚,文笔一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25 14:28 , Processed in 0.2423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