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素心

一个退伍老兵的越战回忆录--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三十五周年

[复制链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7: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最后的快乐
  一九七九年的春节,对于我们部队的一部分战友而言,怕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有时会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更多的是改变参战人员的命运。因此地方政府和部队领导都格外重视,组织了看电影、慰问演出、大年三十加歺包饺子等许多活动。(当时既没有电视更没有春节晚会)官兵们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也许是最后的快乐。
  印象最深的是春节前的一天晚上,祟左县政府组织到部队慰问演出。由于白天就通知到各单位,所以团首长机关、直属队和各营吃过晚饭就依次入场。场地选择在野外一块较大四面环山的空地上。舞台设置在正南方向:其实就是利用天然高出地面的一个土墩稍加平整,四个方向栽几根立柱,然后拉上炮车用的帆布,舞台就基本成形了。舞台正面上方拉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横幅,两旁的立柱顶端安装两个很大的高音喇叭。部队入场后,团首长崔後洪副政委(现离休在广东佛山军分区)就组织唱歌拉歌比赛,团直机关和三个步兵营你方唱罢我登场,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各单位唱歌拉歌交织在一起,歌声、呐喊声、掌声、欢笑声振荡山谷,淹没了虫鸣鸟唱,淹没了大自然所有的声音。
  大约半小时后,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到齐,活动立马开始了。军地双方领导致词后,团电影组放了一个幻灯片:主要揭露越南反华排华、侵我疆土、杀我边民的暴行;被害华侨和边民有名有姓有图片,激起广大指战员的强烈愤慨,部队在团宣传干事引领下,战斗口号呼得山摇地动。接着由崇左县文工团领衔的慰问演出正式开始。
  "唱山歌唉,这边唱来哪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唉,不怕滩险弯又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原汁原味的歌剧刘三姐,也许是南方姑娘的柔美、嗓音的圆润,壮族山歌的悠扬;或是演出场地四面环山所产生的回声效果。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妙到极致的天籁之音,刹时穿透大脑神经,流过心尖肺腑,游走于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似乎身体随着悠扬山歌飄将起来,那种舒坦、那种享受,那种美妙无以言表;在演出中,不少官兵看傻了,听呆了,从音乐的角度说,这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灵魂的涤荡。列位朋友,你可能说:太夸张了吧、哪有那么玄乎?其实这是有历史的、地域的众多原因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7: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七八年部队除连以上干部外,大部分人都是十七八岁或二十出头,他们所受的音乐熏陶无非是八个京剧样板戏和硬梆梆的语录歌,音乐世界说成是一片荒芜的沙漠一点不为过。而且以前部队驻在河南,而河南地处中原,河南豫剧可能吸收陕西的秦腔、河北的梆子的元素多一些,乐队击打剧烈,唱腔豪迈奔放,北方特质明显。让我不解的是河南人对豫剧的挚爱超乎想象,无论城市农村,无论男女老幼,有事没事都要哼上一段,唱上几句。没到过河南的南方朋友如果去那里,当你走过城市大街或乡村小道的时候,与你擦肩而过的当地人完全可能突发雅性,张口唱个段子,那种极具爆发力的唱腔没准吓你一跳。这是北方的艺术特点,南方人不太适应,而河南人却如痴如醉。试想一下,长期生活在这种音乐环境下突然给你来个时空大挪移,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欣赏轻柔华美的歌剧,这种强烈的艺术反差是很好理解的。
  第二天年三十,炊事班长兼给养员(曾凡富湖北洪湖人)忙得不亦乐乎,要张罗好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夜饭;营首长分头到各连检查过节和战备值班工作;我则忙着为十多间房写春联,虽然条件简陋,但过年过节的喜庆气氛还是要营造的。没活干的人嘴里哼着刘三姐,这里看看、那边瞅瞅,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撑灯时分,年夜饭开吃。临时营房外面场地上两张水泥乒乓球台,盛满各种菜肴的脸盆、战备盆摆放中央,驻地老百姓送的粽子,大得一个班都吃不完,也摆在桌上。营长教导员并排坐首席,其他人一围而就,站的站、坐的坐。教导员手端盛满桂林三花酒的军用陶瓷缸,说了些拜年之类话,大家就狼吞虎咽一般海吃海喝起来。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刚过完年,接上级通知,所有官兵一律剃光头(战场头部受伤便于包扎),军装军帽写上部队番号、本人姓名职务、标明血型和家庭住址。大量战场物资开始发放:每人一个军用背囊、一双防刺鞋(防越寇陷阱内的毒竹签)、四包压缩饼干、一个急救包、还有净水片防蚊防蛇的药品等等。再哈的人都知道,开战在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领悟 于 2014-10-12 18:23 编辑

 五、开赴前线
  春节眨眼就过去了,战前应急訓练也结束了,部队从上到下在作最后的准备,开战进入倒计时。
  记不清是春节过后的哪一天,全团集合在慰问演出的场地召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誓师大会。正当部队唱歌拉歌整得山呼海啸一般的时候,几辆军用吉普嘎然而至。首车下来一个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一身笔挺的军装,在阳光照射下红五星、红领章熠熠生辉;浓眉大眼衬托出威严与刚毅,他就是威震越寇的四十三军副军长、一二七师师长?——張万年(若干年后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会场主席台后排为首長坐席,前排独立摆放的桌子为发言席;台上及各部队前都放置了酒坛和粗糙的海碗。按部队惯例值班首长向师长报告后誓师大会开始。
  首先,团长宣读了中央军委对越自卫还击的命令,接着在官兵山响的掌声中,师长健步走上前台,用味道很浓的山东话作动员报告。然后各营代表表决心,大会最后一项喝壮行酒:台上台下官兵双手端着酒碗,置于胸前,师长声如宏钟:同志们,干了这碗酒,预祝你们英勇杀敌,凯旋归来!不管能不能喝,所有人高举海碗一饮而尽,只见白光闪耀,碎片纷飞。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迈,也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
  夜色刚刚降临,一辆接一辆罩着迷彩伪装网的军车驶入各部队临时驻地,官兵在班排长组织下鱼贯登车,一切都显得不期而至又悄无声息。滚滚铁流在夜幕笼罩下驶向战斗出发阵地一一宁明县峙浪公社爱店。
  爱店是地处中越边境上一个特不起眼的小镇,要不是广西军区边防三连驻扎于此,带来些人气和生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较大的村子。它南连越南的禄平、支马,北接峙浪,东邻班坑,西靠公母山。一条勉强能走车的简易公路把两国边民联系起来,他们世代安居于此,互通语言、相互通婚、经济来往频繁,要不是中越关系恶化,很难想象他们是生活在两个国度。
  在此之前,爱店地处边陲,较为闭塞,交通极为不便。因为战争需要,军地调集了大量推土机抢修临时公路,日夜不停。同时还有一个战役企图,用隆隆机声拥护运兵车队悄然进入边境。
  在公母山脚紧靠爱店西侧,有一个地方叫清草岭,部队到达后就隐蔽在这一带的树林与草丛之中。按战前部署,边防三连配属我部行动。刚一到达我就火速赶到边防三连驻地,与连首长完成协调后带上该连电台通信兵和一名越语翻译匆匆赶回清草岭。
  到十六日傍晚,所有参战部队全部到达指定位置,炮兵群、坦克群、空军及二炮各路大军靜静隐蔽在边境山峦丛林中,犹如一支支拉上满弓的利箭,只等一声令下,闪电一般射向各自的目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以上为第一章 军情紧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虎啸南疆
  (一)        首战支马
  越南北方从谅山一直到我国边境全是山区,山虽不高,但草深林密;其中许多岩石山天然形成大小不一的山洞,加之沟壑纵横,交通闭塞。从地利的角度看,在这种地形作战于我方是不利的。
  支马是越南一个小镇,紧邻我国爱店,相当于公社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公安屯设置于此。支马地区是双方国境38-48号界碑的广大山区。一条简易的支马公路通向禄平县直至谅山。公路左右两侧一号二号两个高地,海拔均在500米上下;01和02号高地地势稍低,这些高地互成犄角,居高临下,控制着唯一通向越南纵深的支马公路。越军约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布防这一地区,各个高地越军建有防炮火功能的A型工事,一条条交通壕分别与工事和战位相连,形成特别适合山岳丛林作战的防御体系。A型工事比较特别,它是越军在长期的防御作战中探索创造的,即在较一般战壕宽深的基础上,用大于碗口粗的树木成45度夹角搭成人字型,上面铺设厚厚一层树枝,再覆盖几十公分的泥土。因其造型看上去像英文字母A,故我军称之为A型工事。当年很多越军就是依此在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中幸存下来。
  越军的武器是万国型的,主要装备轻重武器是抗美援越时期我国援助的,还配有大量美式、苏式乃至法式武器。越军最具优势的是几十年一直在战争中磨练,兵种协同、步炮协同熟练,营以下指挥员心理素质稳定,具备一定指挥素养;单兵战技术娴熟,山岳丛林作战轻车熟路。因此狂妄至极的越军把"消灭一二七、活捉张万年"的口号喊得山响。
  支马战役我方指挥张万年师长也是位传奇战将,当年从辽沈战役惨烈无比的塔山阻击战,随四野大军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可谓身经百战;抗美援越时期又以中方高级军事顾问身份赴越南打了几年,对越军更是知根知底。
  我军总体作战部署是:以铁军之称的三七九团担任正面主攻,三八零团担任助攻,三八一团穿插敌后,断敌退路,一举歼灭当面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进攻,夺取禄平。这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屡试不爽的经典战法,就连名噪天下的美军陆战一师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被志愿军釆用此战法打残回家。
  但凡传奇人物均有过人之处,我部师长也不例外。首战支马他从兵力部署,步坦步炮协同、通信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制订周密作战计划,甚至在开战前夜亲赴一线,指挥担负进攻二号高地的部队趁夜幕把八五加农炮拉上山,直瞄二号高地一个藏有大量越军的山洞,只等战斗打响,这种"大炮上刺刀"的战法就是越军的噩梦,亦可大大减少我军伤亡。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零时左右,参战各部队受命从爱店各个方向出发,利用夜色掩护分别向冲击出发地域行进。我所在的三营担负攻取一号及周边几个高地的作战任务,各连依次消失在夜幕之中,营指挥所紧随其后向公母山摸去。这是战前设定的接敌路线,因为正面越军设有雷区,防守严密,此外正面进攻山高坡陡,越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容易造成较大伤亡。而公母山是横亘两国边境海拔1357米大山,选择先摸上公母山然后向下进攻,一则有出其不意之效,二则进攻难度有所降低。正所谓:兵者,诡道也!
  其实,公母山我方一侧根本无路可上,加之植被茂盛草深林密,夜晚天一片漆黑,只能用军用指北针导航,不然可能走错方向。战士们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后面的牵着前面战士后衣角,在黑暗中艰难前进。一路因视线不好摔倒、被荊棘刺伤的情形时有发生,可谁也不管不顾,心中只有一念,坚决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到达攻击出发地。经过四五个小时的隐蔽行进,黎明时分所有部队都到达指定位置,营指挥所也在823高地开设。此时遥望天际,东方逐渐泛出鱼白,天色慢慢放亮,山下两国边境的城镇乡村似乎还在沉睡,除了偶尔传来几声公鸡的报晓,这里的黎明还是静悄悄的。战士们趴在各自的战位,如同战马等待进攻的号角,如雄狮紧盯着猎物。
  五时五十分,战斗打响。爱店我方一侧的炮火准备开始了,军属炮兵团的152榴弹炮、师属炮兵团30管130火箭炮两个炮群率先发威,紧接着团营属100迫击炮、82迫击炮同时响起。炮弹出膛似闷雷从远方传来,炮弹着地更如惊雷在身边炸响。特别是130火箭炮,炮群一个齐射爱店方向火焰映红天空,几百发炮弹就像雁群一般从头顶飞过,准确飞向一二号高地,刹时越军主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
  三十分钟的炮火准备,映红了两国边境的天际,大地在颤抖,山峦在摇晃,空气在凝固。这种排山倒海般的炮击场景,经历一次就令你终身不忘。以至战后许多年三十,当人们看着春晚、倒数计时迎接新年钟声、鞭炮齐鸣,礼花满天,欢度除夕、共享太平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伫立窗前,思绪不知不觉慢慢飘向遥远的南国边陲……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对部队影响不大,经济滞后影响大。部队装备当时与西方差距很大,但打越南没问题。当时越南虽入侵柬埔寨,只去了几个师,大量精锐尚在国内。与我师作战的就是精锐主力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炮火准备结束的同时,各部队按作战方案像离弦之箭,快速果断向目标发起攻击。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以及曾在朝鲜战场令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小信号喇叭声震荡山谷。我营七八九三个步兵连分别向零一、零二、一号高地发起进攻。越战中最为惨烈的战斗真正开始了。
  营指挥所设置于812高地,为加强一线指挥力量,团副政委崔俊洪前出到营指参与协调指挥。此外为确保指挥所安全,周围还部署了一个机炮排。按战前部署,广西边防三连长期驻于边境爱店,敌情地形熟悉,故配属我部联合作战。此时此刻,山下各个高地战况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展开殊死战斗。而边防三连却始终联系不上,营长、教导员心急如焚,而崔副政委更是声嘶力竭命令电台兵火速联系,尽管通信兵不停呼叫,嗓子都喊哑了,可对方就是没有一点音讯。情急之下,崔副政委一把推开电台兵,抢过电台用明语大声呼叫起来,直到战斗结束,也没联系上。这是通信装备落后造成的不想多说。(战后听说边三连单独干上了)
  山下的战斗惨烈无比,营长身边的步谈机突然传来八连通信员小穆(河南鹿邑人)焦急的声音:报告营长,连长(容社宁广州人)头部中弹牺牲,指导员(陈占原湖南桃源人)被越军高射机枪打中,负重伤,班排也出现一些伤亡。八连进攻受阻,营首长面色凝重,焦急万分。虽然偶尔有流弹从身边飞过,但营长仍从容通过步谈机指挥作战。部队前战有一份详细的预案,从团长到班长,作战时无论牺牲或负伤,由副职(第一接任人、直至第三均已明确)直接任正职继续指挥作战,无须任何手续。眼下这预案开始发挥作用。八连虽然开战不久就出现较大伤亡,但各第一接任人迅速接任,组织部队连续发起攻击,最终攻上高地,消灭了所有越军。
  七连担负助攻任务,战斗打响后以最快速度穿插到越军防御高地背后,以防敌人逃跑,尽管一路也发生伤亡,但在规定的时间穿插到位,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与此同时,九连也在激战。一号高地主峰及周边几个无名高地防御互成犄角,构成交叉火力网。虽遭我炮火打击,但依托A型工事仍有不少越军在坚守。九连长陈纪学(湖北黄陂人)我个人认为是极有军事天赋的,在清楚当面之敌的情况后,釆取小股多路、分散合击的打法。由罗副连长率主攻排正面突击,吸引敌人主力;一排攻击主峰周边的无名高地,掰掉越军犄角;连长、指导员(陈里枚湖南涟源)各带一支队伍从不同方向侧击主峰。让敌自顾不暇,不能互相支援。主攻排发起攻击后,就遭到越军轻重武器猛烈射击。副连长沉着冷静,当即命令就地隐蔽,并指挥82无后压力炮、40火箭筒一个个敲掉越军火力点。经过近两小时激战,一号高地和无名高地被我军攻克。但一号高地主峰A型工事还有二十多个越军龟缩负隅顽抗。清剿老鼠洞中的残敌,战士们有的是办法:先用火力封住洞口,接着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一个劲地往内招呼。一阵爆炸过后,绝大多数越军被消灭,只有一名越军爬出洞来,浑身上下像是经过烧烤一般,做了九连的俘虏。
  莫约战斗到中午时分,我营各连都已完成作战任务。各自在占领阵地打扫战场,清剿残敌。同时,清点烈士遗体、抢救伤员的工作也紧急展开。战时地方政府组织150名民兵伴随我营行动。他们的任务是向战场运送武器弹药和其它所需物资,下山时将烈士遗体、伤员和战利品运回祖国。
  在支马地区各个战场,友邻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全部攻克越军防御阵地,完成作战任务,就地组织防御。
  下午五时左右,天下起雨来,部队脱帽致哀在雨中送牺牲的战友下山回国,任凭阵阵凄风在高地吹过、任凭泪水雨水在脸上流淌,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亲爱的战友——回家吧,一路走好!
  天慢慢黑了,营指也从823高地前移至02号高地开设。一天惨烈的战斗基本结束,零星的枪声偶尔从远方传来。老天似乎要再次考验我们,雨越下越大,风一阵紧似一阵,战士们单薄的军衣早已湿透,在阵地冷得直打哆嗦。尽管如此,为防止越军偷袭反扑,还要就地构筑工事,在雨夜里瞪大眼睛直至天亮。白天战斗异常激烈,炊事班无法送饭上阵地,一天下来部队也没吃饭。直到天黑了好一阵,大家才感到饥饿。部分战士在黑夜里就着雨水啃一块压缩饼干,更多的战友却什么也吃不下:或许是一天惨烈的战斗忘记了饥饿,或许是昨天有说有笑亲如兄弟的战友突然离去仍处于悲痛中……
  午夜时分,正当我浑身透湿在风雨中冻得蜷作一团时,身边的野战电话响了起来,是司令部彭参谋(只记得是湖南人)要求报战斗伤亡、装备弹药损耗等情况。我拿着话筒,手却不停地颤抖,牙齿磕得砰砰作响,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于是拼命掐大腿让自己镇静下来,费了老大的劲总算把情况报上去。然后就在风雨中熬到天明。
  首战支马我部攻克了所有越军阵地,共歼敌863名,较好地完成作战任务。但也付出了较大伤亡代价。兄弟部队的情况不清楚,首战我营牺牲20人、重伤轻伤50余人。此战越军占地利、人和之优,且历经实战;我军只占天时,部队几十年未打仗,首战取得完胜,我可以自豪地对朋友们说:铁军雄风犹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继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9176
回帖
1644
金币
6 个
注册时间
2014-6-4
发表于 2014-10-12 18: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三军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8386
回帖
198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6-29
发表于 2014-10-12 18: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太慢了,晚上加班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7:5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点钟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一九七九对越作战127师属43军无疑,86年大裁军43军撤销 ,127编入54军、另二个师改武警。第二:本贴所写125应为115师:十六纵应为六纵。特此更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战地花絮
  支马之战胜利结束,我营各连在以一号高地为中心的周围几个山头就地转入防御,营指挥所开设于02号高地。连续几天无战事,为防止越军远程炮火袭击,造成无谓伤亡,上级命令营连指挥所必须有隐蔽部,干部战士一律有猫耳洞。于是各个山头全都忙碌起来。当时我国陆军标准配置一个战斗班配两把小洋镐,四把战备小锹。有这些可手的家伙,一天的土工作业,所有隐蔽工事全部完成。在此同时,我却成了全营特忙的人,一会要带民兵到团部领取战损需补充的武器弹药,来回山路七八公里,累得气喘嘘嘘刚回指挥所,司令部又电话通知:南京军区补充我部的兵员到达爱店,于是又十万火急奔向后方,有多少公里已记不清了。等领回补充兵员并分配到各连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于是立马又翻山越岭,到各连送当晚的口令。这一制度应该是我军战争年代传承下来的。战时口令一天一换,且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专人送达,我想主要是出于保密安全的需要。当结束所有工作摸黑回到营部时,才发现自己什么洞也没有,只能在炮弹坑过夜了。
  没有战事,后勤保障也跟上来了,炊事班在边境我方一侧做好熟饭熟菜,准备了桶装水,压缩饼干和各种野战罐头,在民兵协助下送上阵地,极大改善了部队战场生活,鼓舞了士气,舒缓了压力。
  一个十七八或二十多一点的青年(尽管是军人)突然走上炮火连天的战场,心理上的恐惧是不可避免的,从开战前的忐忑不安,寡言少语就可见一斑。但是作为军人,每个人毫无选择,必须面对。经历一场真刀真枪的惨烈战斗,经历一个个牺牲战友的生离死别,这个心理上的坎大多数人都能迈过去。战后很多朋友问这个问题,我都是如此作答。部队经过两天的防御休整,己是齐装满员,各种物资补充到位,精力得到恢复。阵地上开始有了说笑,偶尔还能飘出一小段刘三姐的山歌。
  记得好像是第三天上午,李副营长(湖南慈利)带通信排长几个人来到阵地。战前分工管骡马及后勤物资运送,没有参加第一仗。不知是出于缺席支马之战的遗憾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说要去巡查一下各连防御情况,营长安排一个警卫员、一个通信兵带着步谈机就出发了。当他们一行走到八连和九连结合部的山沟时,副营长看到正前方600米草丛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圆筒筒、黑呼呼的东西,不由紧张起来。要知道越军搞突袭、打闷棍可是强项,更何况这是战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于是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可能是山区晨雾没有完全散去,看了半天仍拿不准,于是拿过步谈机向营长报告:报告一号,报告一号,我是三号、我是三号,这里有敌情。估计是未参加实战的缘故,神情紧张语言急促。营长问究竟是何敌情,副营长报告说:据我观察分析估计加判断,是一门八二无后坐力炮。营长大惊,立即命令负责营部警卫的排长带上一个班抄上家伙赶到,当他们分三个小组交替掩护搜索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场虚惊。这个圆筒筒、黑呼呼的是我军炮击时烧焦的树木。这个小插曲战后一直成为营首长之间茶余饭后的笑谈。
  越南的天气真有点怪,开战当晚风雨交加,部队冻得够呛,可刚过一天多功夫,天晴了,太阳特别烤人,加之阵地生活用水比较缺乏,吃饭也没什么胃口。所以后方送上来的红烧肉罐头冷的基本没人吃(阵地不准生火加热),只有水果和黄瓜蔬菜类罐头特受欢迎。因为水果的可解渇,蔬菜的能开胃。
  这天中午,炊事班长兼给养员曾凡富又送饭上阵地了,在招呼大家开吃后,肩挎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军用挎包挨我就地坐着,用一双有些异样但又特深情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分别了百十年似的。当时我简单认为是两人平时关系好又是湖北老乡,就没太在意也没认真去回味。战后才醒悟,这眼神里既有为战友的担心,也有为战友的祝福,但更多的是祈祷,这是只有在战场才有的真正的生死战友情谊。因为他们每天往返前后方,兄弟部队也不停地有牺牲烈士和伤员送回国,让他们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在他的心里,战友今天吃了这顿饭,也许明天就吃不上了,这种复杂的情感不能明说,全在当时我未能解读的眼神里。看见我吃完饭,便迅速从挎包里拿出两个菠萝罐头塞给我,然后转身收拾炊具下山了。而这两瓶罐头我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心想要留到最困难最需要时救急之用,可在后来的54O高地激战中被越军远程炮火连同军用挎包一起炸飞,这是后话。
  由于部队下步作战是向禄平谅山纵深发展,上级取消了骡马运输保障计划,改用汽车加民兵的模式。这样骡马留在国内,人员来到前线。副营长和几个后勤兵就归建营指。
  夜幕降临,营长开始了每天必须夜间防御兵力部署:02号高地顶部是指挥所,顺山势向下150米左右是第一防御圈,四个方向分别埋伏战斗小组。今天刚上山的后勤兵也安排在这一圈內;第二层防御约再下50米,我带十多名战士分别在不同哨位潜伏;第三层由警卫排长负责,在约离主峰500米开外组织隐蔽防御。这个高地战前被越军扫清射界,阵地显得比较开阔,只剩些杂草和少量半米高的小松树。午夜过后,月亮钻到浮云中去了,阵地上微风习习,除担负警戒人员外,大多数人在闭目养神,坚守在各自战位。然而,今天刚上阵地的战士却没睡,趴在阵地眼睛瞪得像个铃铛。也许是第一仗没赶上,心里那道坎还没过,或者是第一次在异国野战阵地过夜,显得多少有点紧张。大约半夜一点钟左右,阵地上的小松树在风中晃动,被丢在地上的压缩饼干包装纸也在风吹下在阵地上到处乱窜。其中一个战士立马出枪,子弹上膛,压低声音喊道:口令!口令!口令!因为当时根本没敌情,再喊也听不到应答。越是紧张,越出怪事,那些纸一阵风吹直奔他们而去。"砰砰砰……"一个冲锋枪的长点射突然响起,在夜半的山谷显得格外刺耳,可能是流弹飞到对面连队的阵地,在能见度不好、黑灯瞎火的情况下,该连值班机枪也响起来,流弹照样飞到营属阵地。没想到那个战士更紧张,抡起手榴弹一连扔出好几颗,全都在我旁边爆炸,幸亏我趴在炮弹坑里,不然就这样稀里糊涂报销了,连个烈士都没捞上岂不贻笑大方。
  这个突发情况几乎惊醒了所有人,营长立即通过步谈机逐连逐前沿哨位查问,都说没有发现敌情,这才平息了事态,可很多官兵再无睡意,瞪大眼睛,等待天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激战五四零
  经过支马战火的洗礼和几天的防御休整,部队就像家庭遭受重大打击的孩子一样,一夜之间变得成熟起来,迅速完成了由平时向战时的转变。作战部队与后方保障也逐步顺畅起来,兄弟部队之间的相互配合、步兵与炮兵、步兵与坦克的协同日逐完善。还是毛老人家说得在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对越作战与朝鲜战争最大的差别就是制空权。当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就是没有制空权,在进攻作战、后勤运输等方面受到极大制约。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方拥有绝对制空权,因此在后勤运输保障上大量釆用汽车运到战场附近,再由民兵人力送到指定地域。于是上级考虑下步作战需要,给我营配备了一个八十人左右的民兵运输队,这样一来我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领导这支民兵队伍。运输队长和越语翻译好像都是峙浪公社边境线那一块的人,刚接触时语言沟通有一点点困难,但就在休整那几天,只要有空,我就找他们聊天,甚至还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越语。(诺松匡一:缴枪不杀;一条腿:跟我走:宗抵匡洪杜兵:我们宽待俘虏等)
  三月二十二日傍晚,部队受领新的作战任务,开赴支马东南方向的长条山组织防御。长条山位于边境48-49号界碑越方一侧,是一座东西走向的长条形山脉,由540等几个高地组成,开战后被兄弟部队攻克占领。至于为何把友军撤下换我部上去,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虽然整个支马和长条山地区被我军占领控制,但在黑灯瞎火路况不熟地处战场的环境下,把一个整营安全带到路途遥远的陌生地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营长格外重视,搜索分队在最前面,而后按步兵连、营部 、机炮连,后卫分队的顺序,还在两侧加浱二个游动战斗班保障侧翼安全。部署停当,部队趁着夜暗悄无声息撤出阵地,向陌生的长条山进发。
  那个时期我国交通状况不好,越南则更糟糕。部队在黑夜中高一脚低一脚、跌跌撞撞缓慢向前行进。(好像每个人左臂膀捆了一条白毛巾,记不太清楚了)也不知走了多久,迎面走来一支兄弟部队,一打听是从长条山撤下来的。估计是跟我们换防。脚下走的本来就是窄得要命的小道,一时间拥挤不堪双方冲突起来。由于铁军部队名号大,有些老子天下第一的蛮横。当年个个都是七尺儿郎,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野性十足,眨眼功夫就把对方挤到一旁。最后兄弟部队来了首长:说长条山方向防御空虛,让老大哥部队先走!迅速化解了矛盾。于是我营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快速通过,虽然天黑看不到脸上得意的表情,内心那种爽歪歪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一路无话,当部队经过一个村庄时,突然尖兵班报告:抓住一个越南特工,营长立马要我带上翻译一同前去审问。只见那个越南人被破布蒙住双眼,手反绑在背后,还有一名战士用匕首顶在其腰间。营长和越语翻译问了老半天,也没问出个子丑寅卯。于是两个战士押上俘虏部队继续前进。由于一路急行军,越南人眼睛被蒙上、双手又被反绑在身后、一路上不知摔倒多少次,额头脸上鲜血直流(天亮后送后方收容所审查去了)。当时心中暗想,即便战死,也决不做俘虏。
  黎明时分,部队到达长条山。营长命令各连按部署迅速进入阵地,构筑隐蔽防御工事,向南组织防御。9连驻守的540高地处于整个防区的前沿突出部,控制越南北方东西走向的一号公路。在此同时,上级传来敌情通报:我营当面之敌越军338师462团4营加强苏式远程火炮,即将对我防御阵地发起进攻。全营上下紧急行动,迅速作好应战准备。
  没过多久,越军进攻开始了。隐蔽在一号公路南侧的远程苏式火炮群开始炮击,一发发炮弹落入我军阵地,爆炸声震耳欲聋,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一阵密集的炮击后,炮火开始延伸。接着早就潜入冲击出发阵地的步兵成散兵队形开始了多路冲击。此时我军炮群也开始怒吼,在压制越军炮兵的同时,对各个进攻方向前线观察所指示目标进行猛烈炮击。9连连长陈纪学沉着冷静、果断指挥:重机枪对付距离稍远的集群目标,其它轻武器集中消灭中近目标,一时间,炮声隆隆、枪声大作、狼烟四起,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仗。战至上午九时左右,越军一个连损失大半,在加强兵力后仍疯狂进攻。此时9连也出现不小伤亡,急需补充武器弹药,转运救治伤员。
  在急于星火的情况下,我受命率50人左右的民兵运输队扛上弹药急奔540阵地。扛着几十公斤的子弹炮弹木箱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奔跑,是特损耗体力的。正当我们离主阵地只有几百米时,可能是越军炮兵观察哨发现了这支支援队伍,迅即呼叫炮兵封锁了去路。于是我一边让大家隐蔽原地休息恢复体力,一边语气威严命令道:等待越军炮火间隙、所有人跟着我以最快速度冲过去,如有畏惧不前贻误战机者,就地枪毙。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下过如此令人胆寒的命令。瞅准时机我拔出手枪,大喊:冲,一个箭步冲在最前面,民兵队伍也跟随一路狂奔,把部队急需的弹药适时送到阵地。事后得知一个民兵脚板被竹签刺穿,鲜血喷得老高仍坚持紧跟队伍一步不落跑入阵地,内心感慨了好一阵:这要放在平时,还不知怎样喊爹叫娘呢!
  540高地阻击战打得空前惨烈,越军在损失一个连后败下阵来,9连也付出了牺牲7人、轻重伤30人的惨重代价。我非常要好的战友老乡9连文书郑承勋(湖北大悟)、机枪连排长危文平(湖北洪湖)均在这场战斗中负伤,后被送到湖南长沙的163野战医院治疗。由于9连在支马进攻战和540高地防御战尽显铁军本色,打得英勇顽强、战功卓著,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光荣称号。
  当我们完成任务返回营部阵地时,我放置军用挎包和其它物资的地方变成一个巨大的炮弹坑,所有东西包括一直舍不得吃的两瓶菠萝罐头被越军炮弹炸得灰飞烟灭、不知去向。虽然没能吃上视作宝贝的菠萝罐头,但它作为一种特别的战友情份,许多年来一直珍藏在我心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918
回帖
23650
金币
721 个
注册时间
2013-7-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神奇预感
  540地区防御作战结束后,我部配合兄弟部队进行了进攻禄平县城的作战,歼灭越军约二个营,占领禄平县城。
  禄平是越南北方的边境县,与我国广西宁明县接壤,是通往省城谅山的门户。由于我营在此战中担负助攻,具体情况不作详细描述。与前几次战斗不同的是,禄平作战结束后各连将大量战利品送到营部。由我负责清理并组织民兵运送后方:除大量武器弹药外 ,许多东西从未见过:各种高档照相机、旁边竖起个大喇叭的留声机、形状各异写着不同洋文的罐头、但最多的还是钱币。主要是越南盾,还有卢布、美元、马克等。一堆堆一捆捆装入麻袋就送走了。战后有朋友开玩笑:如此兵荒马乱好发财哟!我总是淡淡一笑:当你的生命时刻伴随死亡的时候,这些身外之物不但毫无价值,反而是累赘。有顿饱饭吃、能安稳睡一觉就是当时最大的奢望了。
  处在异国他乡的山岳丛林、荒郊野外,人对时间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记不清那一天,我营在禄平东北方向的班快、班坑一带山地组织防御。从开战到此时怕有20多天了,一直在山头或烈日或雨水中煎熬,什么洗脸洗碗换衣服一律免谈。当各连部署到位后,营长带上营部想找适合的地方驻扎下来。说来也巧,在各连防御的中间地区有一座小山,山脚有一庄户人家(人去楼空),当走近一看,正面一排五间房子,大门贴着中文书写的对联(可能是华侨),放农具柴草的耳房和伙房分别与正房连接,形成一个看上去很不错的农家小院。大家七嘴八舌鼓噪将营部开设于此,众人太想在房间睡一觉了。营长沉思半天,估计一是此地处于我营防御中央相对安全,其次是想满足大家的心愿,勉强同意。于是战士们欢天喜地,有的打扫房间、有的清理伙房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时辰功夫,营指挥所弄得利利索索。而此时营长却带上警卫员山上山下,屋前屋后到处转。正当大家满心期待可以安稳休息一晚时,营长一脸阴沉,突然命令:营部立即转移到山头组织防御,语气威严不容置疑。恰似一盆冷水一下把所有人的情绪浇得灰熄火熄。
  尽管战士们好不失望,或多或少有些想法,但军令如山,只好悻悻收拾行装,到山头重新开设指挥所。就在战士们分头准备的时候,教导员悄悄问营长,是不是发现什么不对劲?营长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只是感觉很不好!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营部战地指挥所也在山头开设停当,警卫排长也按战时要求将兵力部署在各个防御阵地。这天晚上我和那个越语翻译在一起,我俩合力挖了一个深一米长约两米的掩体,铺上雨衣准备过夜。感觉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怀抱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支马之战后营、连、排基层干部都感到五四式手枪在山地远不如冲锋枪好使,大多换上冲锋枪),靠着土坎坐在雨衣上,一边啃着压缩干粮,一边小声与越语翻译聊起天来。至于聊了些什么,都三十五年了还真记不清了。
  午夜十二点多的时候,整个防区一片漆黑,寂静得让人心里有些发毛。突然周边山上山下枪声大作,照明弹一颗接一颗从我营防御的各连山头升起,把山下的稻田、小路照得如同白昼,一个越军特工连在我各个方向的火力打击下死的死、伤的伤,乱作一团、抱头鼠窜。
  原来这支越军特工队是突袭我营指挥所而来,下午当战士们在那个农家小院忙碌的时候,潜伏于草丛之中的情报探子一双贼眼紧盯这里发生的一切。虽然我军当时没有军衔,区别干部战士看两个兜还是四个兜,判断军官大小主要看年龄。但狡猾的特工探子根据这里军官年龄大数量多、又有电台步谈机、还有一排兵力警卫,断定一定是中国军队的指挥部,于是火速搬兵,企图夜深人静将我营部一锅端。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越军做梦也没有想到,费了老鼻子劲安顿好的我军指挥所突然在即将天黑时转移到山头,更没有想到这一转移仅凭长官的一个预感。越军特工队运气确实太背了,半夜三更当他们悄无声息包围那个农家小院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更背的是他们急匆匆撤退时,又误入我营防区,被潜伏哨发现,没一顿饭的功夫,就被打死打伤20多人。基层军官的指挥水平、心理素质、临机处置能力:战斗分队的战技素养,只有在实战环境才能快速提高。这时我军成熟了许多,我营各连占据有利地形,并不急于出击,只是火力封锁越军两个逃跑方向去路,然后就过几分钟打两发照明弹,发现逃跑突围越军立即集中火力消灭。就这样猫戏耗子一般一直打到天亮,后来打扫战场70多具越军尸体有的倒在稻田里,有的陈于山脚下。
  战斗结束后,教导员和其他营首长围着营长问这问那,眼神里流露出感激与好奇,可营长还是那句话:就是预感不好!我也见缝插针拍了一回马屁,竖起大拇指说:营长,真神人也!这文绉绉的马屁逗得众人大笑起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11 20:28 , Processed in 0.1599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