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虔诚无语

儿女培养手册(如何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

[复制链接]
UID
1
回帖
17379
金币
1988 个
注册时间
2008-7-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9: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16.懂得爱,一生快乐
  
  爱是一种教育吗?当然,而且极为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我们先认识一下没有爱的教育的孩子长大会怎么样?
  从心理学上来说,成长中缺少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两种极端倾向,第一,具有情感饥渴症。情感饥渴症的人缺少情感安全感,喜欢接触人却往往没有恰当的方式,感情的表达总是过分,乃至让人觉得很怪,甚至厌烦,喜欢合群其实又不能合群。有的埋藏着恋父恋母情结,甚至畸形的情感渴求,在压抑中变化,决定一生的命运。
  第二,冷漠症。缺少爱,会造成真正的内心的冷漠,心如铁冷,内心容易产生仇恨。像马加爵一样的案件现在不是一件两件,根子上是有冷漠症。如果有爱的教育,绝不至于发展到那么极端的。
  以上是两个极端。但在我们生活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又怎么知道还是是不是缺乏一些爱的教育,需要不需要对这个问题重视呢?恩,是的,其实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早就赋予了爱的教育,但是一些家长很忙,或者有不恰当的接触方式,孩子就可能出现一些缺少爱的苗头。
  我举几个例子,你也许就能举一反三,知道孩子在爱的教育上需要不需要加以关注。比如一个我朋友的孩子,特别爱翻脸,说不高兴就高兴,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同学、朋友、甚至跟父母产生绝交的念头,别人不理他,他就永远不理别人。这就是缺少爱的表现。那么正面的例子是,孩子跟小朋友产生别扭,闹翻了,但是过一两天,他就忘了不愉快的事,又跟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玩在一起。仔细分析,闹别扭呢,是属于情绪反应,产生矛盾了,情绪不愉快,所以不跟你玩了。但是情绪波过去以后,哦,底下的感情涌上来了,同学之情,朋友之爱,父母子女之爱,他内心有这些东西,情绪过后这些东西就占据内心的主宰地位,所以他很快就回到爱的世界,正常的情感世界。那么没有受过爱的教育,心底里没有这些东西,不愉快产生的仇恨情绪冲不掉,甚至成为心底的沉淀物,一个人内心埋着恨,却没有爱化解,不出事才怪呢。
  再举例,有的孩子,什么不高兴的事在心理憋着,不愿意跟周围的人交流;同样,快乐的事情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他是孤独的,这也是缺少爱的教育的征兆。还有一些孩子,从小表现出特贪婪、自私,妈妈买了水果他就一个人都包了,吃不完也不分给家人。其实很多恶习,都是缺少正确的爱的表现。父母只要有这个意识,一般能够发现的。
  总结一下,爱可能是孩子一生中解决矛盾的最好的润滑剂,化解危机的最佳良药,万万不可轻视。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这个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给予爱,一个部分是学会爱。
  给予爱,就是你必须让孩子有爱,享受爱,自己有了爱,才懂得爱之妙处,懂得爱别人。从婴儿开始,父母就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爱。比如说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喜欢在妈妈的怀抱里的感觉,怀抱和体温让孩子有安全感。父母的轻轻抚摸和轻声话语以及摇篮曲,都对孩子早期的心理健康的基础,爱的基石。孩子学会沟通之后,父母要了解他的快乐和烦恼,与孩子分担和分享,这里面有点点滴滴的爱(但绝不是你爱),这是爱的教育的很重要的手段。
  那么对于能沟通的孩子,让他学会爱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学习爱,自己的潜移默化其实是最重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更是这样。有的家长对老父母态度不好,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个很要命,孩子有一定理智的时候,一定不相信你曾经对他有爱的教育。即使他相信你是给他爱,但这种爱也是很狭隘很自私的,你的孩子绝对不会把这种爱融入他广阔的生活,他只会有选择地爱,爱对自己有利的人,是一种势力的爱。有爱心的父母,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抱着友好和关心态度的家长,他的孩子必定也有健康的爱的基石。甚至爱花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对初涉人世的孩子都有至深的影响。有了爱,孩子的世界都是美好的,无所畏惧。
  那么对于已经发现还有有缺乏爱的迹象的家长来说,也一样,还是从沟通入手,改变他内心的世界观,慢慢改变,给予他爱,让他学会爱,让爱代替恨。如果发现他已经发展到有心理缺陷了(很多心理缺陷是由于缺少爱的教育形成的),则可以让他专门看心理医生来矫正。
  爱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技巧,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说得容易做起来有时候不到位。最经常出现的是溺爱的行为,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注意,溺爱不是爱)。下一章再讲如何避免溺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
回帖
17379
金币
1988 个
注册时间
2008-7-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7.1.溺爱是人格杀手
  
   你的孩子有溺爱倾向吗?
  举个例子。一个小男孩,7、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要吃香蕉,吵着要正在厨房里煮饭的奶奶为他取香蕉并剥皮,老人家正忙得脱不开身,就说“你自己拿吧”。这时小男孩就大吵大叫,自己动手剥吃香蕉后故意将皮丢了一地,且还感到很委屈……这是一个典型的娇惯溺爱的例子。吃香蕉自己拿和剥皮,对于一个7-8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为什么一个小学生却要别人代劳呢?吃香蕉剥皮的责任是谁呢?可见这家人在平时教育孩子方面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7.2.溺爱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是一个心理治疗例子。“妈妈,让我安乐死吧!”晚上,巴南区18岁的高中生小伟给母亲发去短信。小伟和蒙蒙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两人均成绩优异。小伟性格内向,与蒙蒙交往不久,即遭到老师、双方家长极力反对。 可两个孩子半年后竟开始同居,成绩一落千丈。因闹别扭,今年元旦蒙蒙向小伟提出分手。小伟深受打击, 大年三十晚,小伟在婆婆家吃完团年饭,独自提前回家。他给同学打完“最后一个电话”,在卧室割腕自杀。“感觉不对”的同学及时赶到,破门将小伟送到医院。小伟在给母亲的遗书上说:“半月来,我每到晚上就一个人躲着哭泣……可没有她的世界,我活不下去……” 两周后,小伟再次割腕自杀。为留住儿子的性命,王女士上门哀求蒙蒙和其母亲帮忙。王女士拿出一封蒙蒙写给小伟的旧信。信中用很大篇幅记录的竟是两孩子因为一个昵称而吵架的事。


  
这是溺爱的一种后果。让孩子没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却承受任何一种压力。
  其实,如果我们按照之前讲的,自小给孩子分担责任,就不会有溺爱存在。而事实上,在中国,隔代教育如此普遍,或者年轻的父母本身没有这个意识,加上中国传统的心理影响,溺爱之风无所不在。溺爱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家长本身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和理解,而是当成自己的一个心爱的宠物,所以含在嘴里怕化了。疼的时候百依百顺,刻意纵容,让孩子对生活本身失去了理解,以为生活就是恣意妄为。一般来说,溺爱的父母并不明白孩子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位置,以为是神,是心肝,是自己能付出所有的那个人。父母化解了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压力,孩子感受不到压力,那么他自己就想制造一种“假象的压力”。比如说,有的孩子肚子饿了,故意不吃饭,父母就追着,到处求他吃,他获得一种“变态的快乐”。这是他故意制造的生活的压力。溺爱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怪,会想出匪夷所思的东西来刁难别人,小霸王、小怪物、小人精,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无所顾忌,曾经有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因为跟妈妈发生口角,拿刀子把妈妈捅了,妈妈这才知道是溺爱的后果。
  所以,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到自己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把受溺爱的心态改正过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把责任给孩子,把压力随时给孩子分担。比如说孩子看上一个玩具,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有钱就随手买下。你必须让他明白几件事:第一,买下这个玩具,相当于妈妈要去上几天班的工资;第二,为什么要买给你?孩子必须付出一定的条件,哪怕是一个口头的承诺。这样的话,他就不但会珍惜这个东西,而且明白生活的责任和压力所在。溺爱的孩子很容易用撒泼来要挟,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勇气和耐心来纠正,需要时间。一味的答应不是爱,而是扼杀他人格的凶手,爱呢,是需要智力的,需要谋略的,需要勇气,甚至需要孩子承受一些委屈和磨难。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已经是一个溺爱长大的小霸王,OK,你和他的斗智斗勇就开始了,目的是要他学会有责任,这就是爱,有一些痛。如果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一定要记住,不要溺爱,要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
回帖
17379
金币
1988 个
注册时间
2008-7-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18.必要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会被很多人忽略。因为当因为缺少挫折教育而产生问题时,人们往往追溯不到这是因为缺少挫折教育的原因。
  那么一个人缺少挫折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先看一则当下的新闻事件。
    现年16岁的印度美少女辛吉妮•塞古塔平素喜欢歌舞,也曾演过电影。然而日前她在参加一次电视台歌舞比赛时,意外发生了。当辛吉妮自鸣得意地表演完毕时,一名主席台上的“毒舌评委”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你今天的表演没精打彩,很差劲!”羞愤难当的辛吉妮仿佛遭遇当头一棒,只见她久久地呆立在那里瞠目结舌,接着白眼一翻当场昏倒在地。辛吉妮在入院观察了两天后,由家人将其带回家中继续休养。岂料日前,辛吉妮的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她先是失去了语言能力,接着连四肢也无法动弹。并且她仿佛得了失忆症——不仅对自己曾经出演过的电影无动于衷,甚至连家人都回忆不起来。
  辛吉妮的意外病倒,让父亲迪利普•塞古塔十分自责。他说:“我想对所有的父母亲说,不要给你们的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这样的淘汰比赛实在太残忍,我为我犯下的错误追悔莫及。”
  这个例子中,他父亲从自己的角度检讨,认为是给孩子的压力过大。这是一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呢,当然是少女自身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缺少抗挨打能力,心理非常脆弱,在突然的心理打击下,会崩溃。
  上面这个例子相对极端一点。那么再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个女孩子,由于父母是老师,她在小学中学时都受到种种庇护。上了大学以后,开始独立生活,一天由于私自用了舍友的洗发水,而被舍友视为小偷遭到排斥,最终在这种生活了得了抑郁症,不得不退学。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现在很多高校里出现的学生跳楼、学生自残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是没有一个对待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导致心理失控。这个例子根源就是,在女孩子的大学之前的成长环境中,什么事都有父母担当,没有自己处理压力的时候,一旦碰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慌了手脚,溃不成军了。
  那么,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缺少挫折教育,第一,体现在心理防线特别脆弱,经不住打击;第二,体现在处理压力极为无能,一旦无人帮助,闷在心里,就疯掉了。
  那么,你怎么看出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缺陷呢?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哪里呢?
  有一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其实在我们同学中,成绩中下的同学,进入社会之后,往往抗挨打能力很强,不怕失败,因为他就是在适当的压力下长大的。往往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如果环境不如意,倒是容易失落和消沉。以我本人为例,在中学的时候是个优等生,自有心理优势,进入大学后只处于班上中等成绩,有一阵子心理难受,对自己怀疑,过了一两个学期才定好自己的位子。这说明了什么,长期在赞扬和肯定的环境里成长,难免有自我和孤傲的心理作怪,一旦遭遇现实打击,心理优势一个跟头摔下来,不防备就会摔得很惨。
  同样道理,现在我们的孩子,一般都有两代人在宠爱。特别是一些家长,或者爷爷奶奶,特别炫耀孩子,一点点小成绩就夸上了天,在孩子和别人面前都夸,甚至一些缺点也都夸成有点,比如说有的奶奶就喜欢这么说,我们家孩子在外面都不受人欺负,只有他敢惹别人不敢惹他的。种种言论都能助长孩子目中无人的骄横心理,以及唯我独秀的孤傲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空中楼阁之上,一旦没有家长的保护,马上摔下来。
  通过以上的环境分析,以及你孩子的性格特点,你大概就能知道孩子需要不需要接受挫折教育。最普通的是你要看孩子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如果能接受批评,总结教训再来努力,这是最好的。各种抵制批评、逃避批评害怕批评的心理都需要接受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就是你把适当的压力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处理,让他适应人生阶段性的失败,失败中找到克服的方法。比如孩子去参加一个画画比赛,没选上,这时候你必须抱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一方面指出他的不足一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一般家长会有两种错误的处理态度,第一,说我们家孩子其实画得挺好的,评委不公平,或者其他孩子走后门,名额让别人抢了,还把孩子夸成一朵花。这是助长他脆弱的畸形心理。第二,老是强调孩子的不足,别人怎么怎么好,这样会让孩子没有信心没有主见。
  那么举一反三,孩子在任何一次压力面前,可以给他疏导,但决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觉得压力与他无关。包括前面所说的责任感的教育,独立性的教育,都是与挫折教育互为作用的。以我们开头的例子,家长对女孩子的赏识教育肯定过头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无往不胜的,没有能力去接受批评和失败,这个血淋淋的例子必须引起家长的关注。一句话,不能接受批评、不能自己解决压力的孩子,青春期之后必然出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
回帖
584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7-17
发表于 2008-9-5 17: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会我有丫我就照的上面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3
回帖
895
金币
1 个
注册时间
2008-8-2
QQ
发表于 2008-9-5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虔诚兄,打算养伢类是吧??`!:s39p :s39p 糖还么发过哟,别忘类`!
-人生,不要太執著於計劃,計劃趕不上變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48
回帖
809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9-4
QQ
发表于 2008-9-5 17: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虔诚兄好像世故的很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
回帖
584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7-17
发表于 2008-9-5 17: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不小心有了嘛,虔诚兄不叫世故,叫真实...
淡定。。从容。。当你回头的时候我已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33
回帖
169
金币
133 个
注册时间
2008-8-30
发表于 2008-9-5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虔诚无语 的帖子

虔诚兄弟你真是个才,人也长得超帅,小心好些女伢找你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
回帖
17379
金币
1988 个
注册时间
2008-7-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0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才看到各位大侠的回复!文章是我从别的地方转来的,确实写的很好,我想论坛里肯定有年轻父母需要看到,不能误了伢一辈子,哈哈。我如果有小孩的话,肯定会也参考这类文章好好教育:s39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88
回帖
36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7-27
发表于 2008-9-8 2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也为了望江的未来,楼主辛苦了,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33
回帖
169
金币
133 个
注册时间
2008-8-30
发表于 2008-9-10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们都有了小伢以后,就会感觉到好累好辛苦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8
回帖
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9-10
发表于 2008-9-10 14: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很好的育儿手册, 在天涯上看过, 里面的一些回复和解答也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00
回帖
1069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8-9-12
发表于 2008-10-23 16: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孩子不一定要成功,但要快乐,我给我儿子取名为:乐成,快乐成功的意思.但凡事不要太苛求,长辈讲得好:成者,自成.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班时没事干,下班时活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73
回帖
1555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09-1-2
发表于 2009-1-7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完全看完啊,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帖子不错,虽然我还到哪天但我却经历过,就拿我的父母跟我来说吧,自我觉得很好,跟他们相处就想朋友一样,没什么压抑啊,能很好的沟通,没什么大隔阂!当然不是没大没小,我还是很尊敬他们的~只是说,我能在那种环境里我很幸运,所以说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三十岁看老,人在成长过程最关键的是家庭的教育,不仅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举止更关键的是孩子以后的对价值观认识程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不是说依赖啊,在成长过程中还是要呵护的~呵呵~而是在遇到选择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正确的指引~所以说也影响了我以后对下一代教育方式,人生很美好,不是你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利,而是你体会了没有这种最平常的亲情,这是最大的幸福.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折射出的效应大了N次方,准确说用数字代表不了它的真正价值!对这问题人者人见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3 23:36 , Processed in 0.20774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