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霜叶

[诗歌] 【哭富强同学】

[复制链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水东流 发表于 2013-7-17 19:42
至情至性,实为知音。难能可贵,好诗感人。

谢谢!{: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7 22:59
虽然“哭”得似乎晚了点,但哭得真!哭真性灵!绝非浅薄为文或干嚎或穷挤眼泪之类。

您的理解,让我感动!谢谢!{: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7 22:59
虽然“哭”得似乎晚了点,但哭得真!哭真性灵!绝非浅薄为文或干嚎或穷挤眼泪之类。

感谢您的理解!谢谢!{: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叶 发表于 2013-7-18 12:53
感谢您的理解!谢谢!


刘先生去世时,我曾写过一首悼念小诗,发在QQ上,现请先生一阅。
【怀念故友“南风在野”】
西风残月上高楼,望断长江万里愁。
柳折灞桥春色尽,云山阻隔水悠悠。
另有一篇悼念文章,就不在这里耽误先生时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9661
回帖
1773
金币
14 个
注册时间
2012-9-3
发表于 2013-7-18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叶 发表于 2013-7-18 13:00
刘先生去世时,我曾写过一首悼念小诗,发在QQ上,现请先生一阅。
【怀念故友“南风在野”】
西风残月 ...

看毕,意见不少,俺还是憋在心里。和一个吧:
落红不忍上高楼,望断云山几缕愁。
已去蓬莱九万里,相期只恐梦中游。
我亦奇男子后身  蹉跎岁月走风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8 15:40
看毕,意见不少,俺还是憋在心里。和一个吧:
落红不忍上高楼,望断云山几缕愁。
已去蓬莱九万里,相期 ...

"看毕,意见不少,俺还是憋在心里"
先生何出此言?!{:soso_e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9661
回帖
1773
金币
14 个
注册时间
2012-9-3
发表于 2013-7-18 18: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叶 发表于 2013-7-18 17:34
"看毕,意见不少,俺还是憋在心里"
先生何出此言?!

老龙王:
  您好!但愿没有惊动御驾。容小侄复禀。(还要又回头看看诗)
我亦奇男子后身  蹉跎岁月走风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9661
回帖
1773
金币
14 个
注册时间
2012-9-3
发表于 2013-7-18 18: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先把诗复制上,再回。
西风残月上高楼,望断长江万里愁。
柳折灞桥春色尽,云山阻隔水悠悠。

彼时俺确实有意见(不成熟哦),未加考虑,就呈上了。具体意见如下:
一、“西风”,小侄理解为“秋风”。按,刘先生去世好像在今春,现为夏,何来秋说?
二、“长江万里”,“水悠悠”,似乎意象单一、重叠,跌宕回旋方可见惊涛波澜,体现思念之九曲回肠。
三、“柳折”,彼时,俺曾想,何不“折柳”?被动变主动,更能体现人之恋恋不舍。
如此,四句诗,小侄彼时句句不满。可不是有意见?    一个冲动,就草率了。孰料惊动龙叔,可得海涵哦!

                                                                                                       给龙叔请安了!
我亦奇男子后身  蹉跎岁月走风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8: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8 18:01
老龙王:
  您好!但愿没有惊动御驾。容小侄复禀。(还要又回头看看诗)

“晚辈”呀“晚辈”,你确实吓了我一跳!
“西风残月”,借用秋天的意象写春天,是为了营造和表达一种悲凉的气氛和心情。虽然是春天,我的心情就像秋天一样。写诗的那天既没有西风,也不知道是不是残月,景有实景有虚景,我用的是虚景。也可以说,“西风残月”不是景,是情。我也没有上高楼。但是你要望断长江,就得上高楼。仅此而已。也可能不妥,存疑吧。我原来写的是“望断云山万里愁”因为后面有“水悠悠”改成望断长江了,这样首尾有个呼应。不要憋在心里,写诗,老朽其实还很稚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9661
回帖
1773
金币
14 个
注册时间
2012-9-3
发表于 2013-7-18 1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叶 发表于 2013-7-18 18:24
“晚辈”呀“晚辈”,你确实吓了我一跳!
“西风残月”,借用秋天的意象写春天,是为了营造和表达一种悲 ...

下次在俺“济世”兄家,为您老压惊!{:soso_e113:}
我亦奇男子后身  蹉跎岁月走风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8: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8 18:29
下次在俺“济世”兄家,为您老压惊!

{:soso_e183:}一切景语皆情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蹉跎风尘 发表于 2013-7-18 18:16
还是先把诗复制上,再回。
西风残月上高楼,望断长江万里愁。
柳折灞桥春色尽,云山阻隔水悠悠。

1,这首诗是清明前写的,不是现在写的。第一句可以这样解读“我怀着西风残月的心情登上高楼。”
2,折柳,是折柳送别,可是现在灞桥送别的这颗柳树折了,春色尽了。柳折灞桥,柳在灞桥折了,或者说断了;折柳灞桥,在灞桥折了一枝柳。完全两个意思。这些都是虚的,望江哪来灞桥?可是灞桥送别朋友的地方,有一定寓意。春色尽,清明春色正明着呢!这都是借意象表情感。都是虚的。
3,也许你说的对,前面长江,后面水悠悠,可能重复,我改的动机,前面说了,可能改坏了。原诗是:
西风残月上高楼,望断云山万里愁。
柳折灞桥春色尽,无边遗恨水悠悠。
也许还是原来的好吧?(是不是把折字改成断字,可能就不会让人误读呢?)
真心的谢谢你,今天真痛快,能与你这样开诚布公的讨论我的一首歪诗,这才是我真心期待的。{:soso_e183:}
还想听听你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9661
回帖
1773
金币
14 个
注册时间
2012-9-3
发表于 2013-7-18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叶 发表于 2013-7-18 19:29
1,这首诗是清明前写的,不是现在写的。第一句可以这样解读“我怀着西风残月的心情登上高楼。”
2,折柳, ...

再把诗附上,好分析。
            西风残月上高楼,望断长江万里愁。
           柳折灞桥春色尽,云山阻隔水悠悠。
我个人的看法是,凡诗中之景物,即成为诗中之意象,它是主客观的合一;它可以不太实,但也绝不可太虚。以为一切景物全由心生,凭空造境,若非佛门语,便属浪漫派。反观此作,怀人思物,触景伤情,更合情理。以不可太虚为上。此其一。
其二,“柳折”句,当然讲得通。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物象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如梅,如竹,如莲等,当然,此处之“柳”,应也有特定含义。古人折柳惜别,折柳不忍别。盖“柳”寓“留”也。“灞桥”毋庸赘言,属虚。大抵读诗可知。若是“折柳”,便可这样理解——在暮春时节,我怎能离开老朋友呢? (当然,“柳折”便符合您的解释了。)
其三,写诗,并不纯粹是为给自己消遣的。若诗中景致太虚泛,换位思考,别人以为你是写眼前景还是凭空景呢?
以上,纯属个见。另:原作高于修改后的。我想,原作真情贯注,自当胜一筹!
我亦奇男子后身  蹉跎岁月走风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801
回帖
20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3: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耽误你不少时间。我们的讨论也许可以告一段落了。还是保持初稿吧。修改最后一句本意是不想把那个“恨”字说出来,没想到改弱了,重叠了,画虎不成反类犬。(呵呵)至于西风还是保留吧。其实从自然规律看,秋天刮的是北风,之所以把西风说成了秋的专利,是从五行上归类的。我们望江春夏刮的都是西南风,秋冬是东北风。春天刮西风也是可以的,窦娥冤六月天下雪了,天地同悲啊!刘郎去世了,挂点西风有什么不可以?不要把它看成是点明季节,只是营造一种悲凉意境吧。也许把秋的意象用到春天,还可能是这首歪诗的独到之处呢。(王婆卖瓜)我很喜欢直言不讳,你是第二人。我们共同进步。谢谢!另,我在你的空间留了言,请版主御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9 23:24 , Processed in 0.14905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