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723
- 精华
- 1
- 阅读权限
- 130
- 最后登录
- 2017-6-11
- 在线时间
- 3825 小时
- UID
- 44
- 回帖
- 2645
- 金币
- 8 个
- 注册时间
- 2008-7-22
|
发表于 2012-7-15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回民村人 于 2012-7-16 00:21 编辑
要想富,先修路。尽管农村公路的发展是众望所归,也是近年来基层干部群众努力进取的方向,然而现实却真实印证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每公里至少二十余万元的投资总是令人望而却步,然而,60万雷池儿女排除千难万险,拉开了公路建设攻坚战的序幕。
望江县地处皖西南与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长江水道黄金地段,面积1360平方公里。一面负山,三面环水,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呈丘陵、岗地、平原梯状分布,属平原微丘之地貌。五大淡水湖镶嵌其中,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盛产棉花、水稻及水产品,因此有“白云之县”、“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这样一个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县城,长期以来交通现状却令人堪忧,至今仍是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的“三无”县。农村公路更是路况差、等级低,大都通而不畅或晴通雨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县落后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隔山能讲话,半天把手握”的局面,是鸦滩等山区乡镇的村民们面临的交通现状。农村公路要发展,多年来一直是老百姓热切盼望的,但是,一个年收入不到亿元的县财政根本无力承担农村公路发展的资金来源,单靠老百姓自身投资也只能是小修小补,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3年国家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投资结构作战略性调整,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引导地方更多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望江县公路分级管理的也开始实行,望江县县乡公路管理所也随之应运而生,2005年11月底,全县通达工程累计完成公路里程近150公里,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先后改扩建了长龙路、长泊路、莲赛路、太凉路、赛金线、高新线、望沈线、花新线,共126公里的沥青碎石路面,以及22公里的村道砂石路面。2007年惠民工程村村通在望江实行。截至2011年累计建成村村通水泥路76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56公里。
国家,地方,县民自筹每公里至少二十余万元的投资公路就如一次性筷子,这年头什么都有一次性的,就连公路都来个“一次性公路”,当人们看到比“一次性筷子”奢靡不知多少倍的“一次性公路”时,真是莫名惊诧。但更加郁闷的是糟蹋纳税人血汗钱的“一次性公路”,看着真让人心疼。昂贵的“一次性公路”是如何诞生的,显然两个原因:一是有些“上级检查“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坐在会议室听一听……这种检查模式为一些官员建造应景式“面子工程”提供了方便;二是对弄虚作假建设“面子工程”的官员惩戒乏力,在法治层面似乎还没有清晰地界定“面子工程”、问责有关官员的标准,因而监督部门对于“面子工程”显得非常迟钝,鲜有官员因“面子工程”而丢官降职。 真心希望协助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县乡公路发展规划;负责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和管理;组织筹集县乡公路建设资金;负责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质量监督检查并负责县乡公路的灾害抢修等工作的县乡公路管理所这一支专业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队伍能从2012年起,全县农村公路行业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中,能推动农村公路的均衡发展,使乡、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能有效地改善乡、村级公路技术状况,让村道标准化里程将会得到稳步提升。
其实,很多“面子工程”并不高明,不难识破,不难遏制,各方缺少的只是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