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闲庭散步

[望江教育] 不能补发拖欠的工资,也应给个明确的说法

   火... [复制链接]
UID
16266
回帖
283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2-17
发表于 2011-10-12 17: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估计不会给啦。。。。。。。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纵横交错,距离不仅拉长了思念,也扯断了那份痴等。。。。。。。。 &nb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953
回帖
22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10-13
发表于 2011-10-13 19: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不要做梦啦 什么时代呀 还想要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025
回帖
293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11-8
发表于 2011-11-10 0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年马月的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人民ZF关于印发《安徽省保障
 县(市)、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的通知
 (皖政〔2000〕22号)

各市人民ZF、行政公署,各县(市)人民ZF,省ZF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保障县(市)、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已经省ZF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确保全省财政供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是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也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能要求,对于加强政权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ZF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精心组织实施。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收入征管,强化支出管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工资正常发放。各级人事、编制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编制和工资发放的管理与监督。各地要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精简机构,大力压缩财政供给人员,认真清理乡(镇)行政特别是事业单位的自聘和超编人员,严格执行保障工资发放的范围和标准,确保编制内财政供给人员的工资正常发放,并逐步消化历年财政欠发工资。

                             安徽省人民ZF
                         二000年六月二十二日
      安徽省保障县(市)、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保证全省财政供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正确履行财政基本职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保障工资发放工作在各级人民ZF统一领导下进行,由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职能作用,明确财政支出顺序,把保障工资发放放在第一位,优先予以安排。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工资发放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条 保障工资发放的对象和范围。
  (一)保障工资发放的对象是指编制内财政供给人员。主要包括:
  1、财政预算拨款开支的国家职工、离退休人员和长休人员;
  2、财政补助开支的国家职工、集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和长休人员。
  (二)保障工资发放的范围是指按照国家工资政策规定,由财政负担的部分。主要包括:
  1、机关行政人员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
  2、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奖金;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包括财政负担的活工资)与国家规定的津贴(主要指中小学教师津贴、特级教师津贴、护士护龄津贴以及特殊行业设立的津贴)。其中教师工资包括固定工资、教龄工资和津贴;
  4、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5、其它补助人员的补助金。

  第三条 保障工资发放的目标。从2000年7月起,各地要确保当月工资兑现,不得再出现新的欠发工资;并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消化以前年度的欠发工资。

  第四条 保障工资发放的政策措施。各县(市)、乡(镇)要立足自身,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财政管理,调整支出结构,广开资金门路,千方百计保障工资正常发放。
  (一)各县(市)、乡(镇)要认真清理自聘和超编人员,规范工资管理,严格工资发放范围和发放标准。
  (二)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对特困乡(镇)要从财力上给予照顾。
  (三)制定详细的工资发放和补发计划,并根据工资支出规模,结合财政收入入库情况安排好资金。
  (四)县(市)和乡(镇)财政都要建立工资专户,优先保证工资发放。乡(镇)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和“零户管理”,各单位资金由财政所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五)享受转移支付的县(市)要按照不低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0%的比例用于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并确保及时落实到乡(镇)。
  转移支付资金要按照“保工资、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原则安排使用。

  第五条 市、地财政要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为所辖县(市)财政保证工资发放提供支持和帮助。
  (一)凡是从所辖县(市)集中财力的市、地,要从体制上返还一部分财力给县(市),返还数原则上不低于所集中财力的一半,重点用于工资发放。
  (二)安排专门资金,配套用于特困乡(镇)的解困工作,配套资金原则上不低于省财政对特困乡(镇)直接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数额。财政实力较强的市、地,要扩大补助乡(镇)的范围,使更多的困难乡(镇)得到转移支付资金。

  第六条 省财政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多方筹措资金,为各县(市)保障工资发放提供财力支持。
  (一)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特困乡(镇)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并尽早拨位到位。
  (二)继续落实好中央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中央对我省的增资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市)和乡(镇),县(市)要向乡(镇)倾斜。
  (三)从2000年7月1日起,各县(市)欠省财政周转金确因财力不足无力偿还的,经批准可实行3年挂帐,其间只收利息(占用费),不再从预算资金中抵扣本金。市、地对县(市),县(市)对乡(镇)也要比照办理。各级财务借给企业的周转金,应依法组织回收,周转金利息(占用费)作为财政收入,并相应用作转移支付资金。

  第七条 上述第四条第(四)项和第五条第(一)、(二)项当年得不到落实的,由省财政于次年初通过财政扣款予以落实。同时,各地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名义从财政体制之外平调、集中下级财政的财力。

  第八条 奖惩与责任。各地要建立工资发放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本办法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时间等要求,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虚报、瞒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对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将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各地要加强对保障工资正常发放工作的领导,实行ZF一把手负责制,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对各地保障工资发放工作的情况,将在全省进行通报。凡是不能保证当月工资正常发放、出现新的欠发工资而又无重大特殊原因的地方,ZF主要负责人要于次月向上一级人民ZF作出书面说明;省财政将相应扣减专项经费,并取消其财政工作的评先、奖励资格。对能保证工资正常发放、全部消化历年欠发工资,并不再发生新拖欠的县(市),省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 各地要比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保障工资正常发放的具体实施办法。
  本办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发布部门:安徽省ZF 发布日期:2000年06月22日 实施日期:2000年07月01日 (地方法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县(市、区)财政工资发放情况公示(第一次)

.  2003-03-31 15:10  
  安徽在线消息     根据各地申报,2002年度我省所有县(市、区)均未发生新欠工资,并补齐历年欠发工资。按照《安徽省人民ZF关于印发〈安徽省保障县(市)、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的通知》及《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鼓励县(市)工资正常发放奖励办法〉的通知》规定,现将79个县(市、区)名单公示如下,接受广大群众和各界监督。如有不实,请来信或电话举报(举报截止期2003年4月18日)。
  广德县、郎溪县、泾县、宁国县、绩溪县、旌德县、宣州区、全椒县、天长市、来安县、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琅琊区、南谯区、砀山县、泗县、灵璧县、萧县、墉桥区、临泉县、颍上县、界首市、太和县、阜南县、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舒城县、霍邱县、金寨县、寿县、霍山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含山县、和县、无为县、庐江县、居巢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贵池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区、濉溪县、当涂县、铜陵县、望江县、枞阳县、桐城县、潜山县、宿松县、岳西县、怀宁县、太湖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
  (注:“当年工资正常发放”、“全部补齐历年欠发工资”即由财政负担的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
  监督电话:(0551)5100409通讯地址:安徽省财政厅邮政编码:230061
  安徽省财政厅2003年3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4078
回帖
222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8-20
发表于 2011-11-11 2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把钱,无钱把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4078
回帖
222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8-20
发表于 2011-11-11 2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ZF大吃大喝有钱,发工资就难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 领导回应 各地最新回复 留言精选 留言排行榜 本网追踪 网友反馈聚焦网络问政     留言搜索  
地方领导留言板 » 安徽省 »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 固镇县拖欠教师午餐费
[/td][tr][/tr]

< 上一留言|下一留言 >

网友留言[收藏]
[教育] 固镇县拖欠教师午餐费网友:  匿名  (222.134.87.*)2011-6-8 17:51
已回复
固镇县拖欠教师午餐费,已十年,上面一检查,就说发,一走,就不了了之。平均每人一万七,希望你白忙之中查一下。谢谢
涉及个人信息的部分留言内容已被隐去,如要查看请与管理员联系。

返回页面顶部



官方回复
回复单位: 中共蚌埠市委                2011-7-28 15:04
蚌埠市回复:
网友,您好!看到您2011年6月13日在人民网给省委书记的留言后,我们十分重视,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答复意见回复如下:
    固镇县严格按照《安徽省保障县(市)、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暂行办法》(皖政〔2000〕22号)和省财政厅《关于皖政〔2000〕22号文件的补充规定》(财预〔2000〕181号)文件规定,对“保障工资范围内”的工资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对保障工资范围以外部分,因财力紧张,财政供给人员的午餐费未能全部发放。
    针对这一问题,固镇县委、县ZF领导非常重视,安排分管县长具体负责,县财政局、人社局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正进一步调查,摸清情况,依据省市相关政策和兄弟县区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中共蚌埠市委
                                         2011年7月19日

http://liuyan.people.com.cn/redirect.php?fid=561&tid=1024619&goto=nextolds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县财政保证农村教师工资发放
·第36期·
总第917期
2001年9月4日出版
本刊记者 徐金平 葛如江
  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农村费改税试点。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农民一减负,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就失去了支撑,由此暴露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依靠向农民收费来办的,ZF投入严重不足。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有了对症下药的前提。 今年9月起,安徽省农村初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全部由乡镇 上收到县级统一管理。这一举措,是在四个月前选择11个县(市、 区)进行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的。
  权威人士指出,这不仅是为缓解乡村财力困窘、保障乡村教师工 资正常发放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而且是逐步建立一个新型的农村 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积极尝试。这意味着,以往主要由农民直接 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将更多地由各级ZF来直接承担。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问题由来已久

  安徽省于去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 农村义务教育中沉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部分 地方严重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学校危房改造资金无保障等。据安徽省 财政部门统计,到今年2月底,全省累计欠发农村教师工资约8.8 亿元,还不包括欠发的地方性津贴和补贴。同时,在财力极为困窘的一些、 乡村,农村中小学校舍无法得到及时修缮,学校危房改造迟迟 难以启动。
  其实,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这些问题,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就存在。
  当时,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工资发放、学校正常运转和危房改造所需资 金,分别来自乡镇财政、学杂费、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在具体操 作中,许多乡镇通常将各项资金放到一起调剂使用。据安徽省人大常 委会去年的一项调查,到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底,全省 81%的乡镇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平均拖欠时间3到4个月,有的甚 至超过1年。由于农村教师占乡镇财政供养人口的70%以上,教师 工资的拖欠无疑在其中占了大头。工资尚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 危房改造自然也是困难重重。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首先是取消了教育 集资和乡镇“五项统筹”中的农村教育附加费,把保证学校运转经费 和危房维修所需资金纳入乡镇财政预算进行管理,使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的筹措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改革前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 中,这两项的数额之大,在一些县曾有“半个财政”之称。其次是 税费改革后,加强和规范了收费管理,县乡两级已经很难再像以往那 样以预算外资金(其实大多属于向农民乱收费)来弥补预算内资金的 缺口。这也是在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问题暴露 得不那么充分的原因。
  由于税费改革的这种变化,作为大部分乡镇财政主要来源的农业 税收入虽较前有所提高,但乡镇的实际可用财力却大幅减少,直接导 致许多地方连工资发放都不能保证,占乡镇财政支出大头的农村义 务教育自然受到严重冲击。
  除了教师工资被大量拖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同样没了着落。在皖北的怀远县,得不到及时改造的中小学危房面积达24.2 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22.3%,部分中小学只得借用民房或 在校园内露天上课。在该县塘集镇翟城小学的院墙上,写着很多“院 墙危险,不要靠近”的字样。走进校园,只见地上长满蒿草,教室及 院墙的裂缝能放进一册厚厚的采访本,斑驳的墙面好像风吹一下就能 倒下来。村民们在此放羊都得时时加着小心。陈校长说,学校已弃用一年 多,350多名学生分四五处在村民家中和村委会会议室上课。
  农村义务教育还受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困扰,最普遍的就是在 “双基”达标过程中形成的负债。债务人多是中小学校长或村干部, 有的当初是以个人名义担保贷款的。由于无力还债,长丰县一所小学 数次被锁上大门的债主阻止师生进入校园;怀远县万福镇陶圩小学校 长马守利,由于学校改造危房时欠了债,自1998年以来已多次被 告上法庭,其中一次还被送到拘留所,第二天镇里花了2000 元才把他保释出来。
  对乡镇负责人来说,如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保 证学校危房改造,几乎成了最大的一块心病。蒙城县篱笆乡党委书记 曹孟周坦言,由于财政收入连发工资都不够,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任由学校的危房倒下去,结果很可能是去蹲班房;要么是再向学 生伸手额外收费,结果只能是被撤职。事实上,已有部分乡镇在利弊 权衡中,无奈地选择了后者。
  此间专家指出,农民一减负,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就失去了支撑点。它清楚地表明: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是依靠当地农民 来办的。农村税费改革后,向农民收费的口子扎紧了,乡镇财政在大 量负债和可支配资金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又难以承担这个重任,逐步 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已变得极为迫切。

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农村教师工资

  为探索税费改革后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 机制,特别是确保教师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安徽省在四个月前选择 了11个县(市、区)进行了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 的试点。属此次试点之列的怀远县的作法主要是:
??──合理界定实施统一发放工资的人员。从今年5月起,乡镇供 给的中小学编制内在册、在岗国家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教职工工资, 以及教职工遗属补助,一律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6月,全县教师工 资已分别通过建行和信用联社的工资专户直接划到个人帐户。
  ──乡镇教师人事管理权上收到县统一管理。从今年5月起,由 县编制办会同人事局、教委、财政局重新核定编制。学校间教师的余 缺调剂,由县教委牵头,协调人事、编制办和财政部门,在编制内统 一解决。 ?
? ──乡镇中小学预算外资金上收到县统一管理,财务人员接受县 财政局和教委联合管理。预算外资金纳入县级管理后,各乡镇中小学 的教学用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备。 ?
  ──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加快危房改造。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怀远县从去年开始计划到明年,预算投入7700万元,将农村初中 调减33所,小学调减143所。为鼓励乡村加快布局调整,县ZF 决定每调减1所小学补助20万元、调减1所中学补助40万元。同 时,怀远县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危房16万多平方米,预算投入6700 万元。今年县ZF在上级拨付的校舍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暂未到位的情况下,又借款2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特危校舍实施重 点改造,以确保师生安全。 ?
  ──为减轻国家负担,怀远县鼓励民间资金投资乡村教育基础设 施建设。塘集镇私立大桥小学,因设在几所村小之间,方便了孩子上 学,加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吸收了240多名学生,1至4 年级各有1个班。今年秋季将开设5年级。一个体老板在塘集镇中学 建起了一幢学生宿舍楼,其档次和管理堪与大学生公寓媲美,而其低 廉的租金又受得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欢迎。这一改革,既减少了学校 的资金投入,又减轻了学校在管理上的压力。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朱玉明介绍,从5至7月份的运行情况看,试 点已取得初步成效。11个试点县(市、区)的教师工资已经全部上收 到县,确保了教职工国 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及津贴补贴发放,有些财力较好的县(市)还发放 了省规定的津贴补贴。同时,这项改革还规范了工资发放形式及实 际工资标准,减轻了乡镇财政压力,促进了农村教育资源的调整,并 清理出一些在编不在岗、在职不在编的教师,以及不符合享受教师遗 属补助的人。
  此间权威人士指出,将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县统一管 理,不仅是解决教师工资发放的形式问题,实际上也是建立一个新型 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起步。也就是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 投入,逐步转向更多地由各级ZF直接承担。
  安徽省的相关改革措施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次改革涉及县乡分 配问题时,省ZF明确提出要尽量“让利于乡镇”,以免加重乡镇财 政的负担。具体到财政基数的划转上还明确要求:确定乡镇资金上划 基数应以农村初中、小学现行正常经费开支为依据,乡镇财政原用于 教育基础设施修建等非经常性开支不应纳入上划基数。
  对县级财政在这次改革后出现的困难,安徽省也将采取措施加以 克服。一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要在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中优先安排,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投入不 低于改革前水平;二是今后三年内,省将减少各市体制上解的约1亿 元,全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三是今后三年内,省安排1.5亿 元及通过社会捐资筹集0.5亿元,专项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四是将全省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集中到县级统一 发放后,省将会同市逐县核定教师编制及工资总额,按规范的办法测 算各县财力,对保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和基本运转确有缺口的县, 由省、市增加转移支付予以补助。

序幕已拉开 道路仍漫长

  许多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农村教师工资由乡镇改为县级统 一发放,必然要求县乡财政体制和人事制度等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 教师工资发放的动态管理仍存在财力支撑的问题。对 建立一个新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要求来说,无论是外部 还是内部都面临新的调整,现在不过是刚刚拉开序幕。
安徽省11个县(市、区)试点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县级的问题, 一是农村教师工资上划后,过去分散在各乡镇的财政压力,现在全部 集中到县,不少县对财力保障缺乏信心而过度寄希望于上级的转移支 付;二是农村教师工资上划后,有的县为图省事,在工资发放标准上 就高不就低,原在乡镇发国家标准四项工资的,上收到县后就发六项 全额工资,导致原本吃紧的财力愈发紧张。乡镇的问题主要是动力不 足。由于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后,乡镇支出压力减小,组织 收入的积极性和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均受到影响。
  对此,安徽省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强化乡镇对发展农村义 务教育的责任,规定乡镇原来用于学校基础设施修建的费用不能减少, 并且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为增强县在改革中的紧迫感 和责任感,将实行教师工资发放责任制和合作追究制,以确保国家规 定的工资、津贴足额按时发放。对发生新欠的县(市、区),将实行 一票否决制。同时,对改革后农村教师的工资标准问题,明确可以确 定一个过渡期,把握“先维持现状、后逐步调整”的原则,处理好不 同财政供给人员的利益关系,根据财力状况逐步调整,最终实现全县 范围内教师工资发放标准和范围的统一。
  同时,还制定了加快推进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集中财力、精力进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从现在起,省里 原来用于学校布局调整的专项资金将主要投向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对中央下拨的危房改造专款将按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争取用 2至3年时间基本消除全省现存的中小学最危险校舍,并在一定程度 上遏制新危房的产生。
??──坚决制止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出台农村初中、小学杂费收取 标准和管理办法。严格学校杂费的支出范围,教师的工资及补贴津贴 等由县级财政统一解决,不得从杂费支出;全省统一规定农村初中、 小学的收费项目,今后除收取杂费、教材费、作业本费、住校生的住 宿费外,其他收费项目都属于乱收费,一律禁止;全省统一规定收费的标 准,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行“一费制”,对非贫困县实行上限控 制,这些措施均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实行。
??──大力推进农村初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聘任制,建 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制。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格教师资格条件,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 教师等。
??──严格农村初中小学人事、编制和工资管理。省有关部门要将 教师的工资和编制管理延伸到县(市、区)、乡、校,对每个乡镇的 行政事业编制包括初中、小学教职工实行总额控制,对超编部分,财 政、人事部门一律不予承认。对改革后的新进人员,一律由县教育、 人事、编制、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后,报县(市、区)人民ZF审批, 同时报省、市人事、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20
回帖
2876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0-6-7
发表于 2011-11-11 2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aqdzb.aqnews.com.cn/aqrb/html/2011-01/22/content_166424.htm
2011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补发拖欠的工资
也应给个明确的说法


  2010年10月16日,贵报刊载了一封《拖欠我们的工资何时能补发》的读者来信。来信诉说了1999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望江县教师工资实行的是“一县两制”,即高中和县城初中、实验学校的教师工资是按时全额发放,而农村初中、小学以及县城关镇小(第一小学)的教师却只发全额工资的70%。来信虽已见报3个多月,但至今仍不见“下文”。  拖欠工资已10多年之久,有的教师已经退休,有的教师几年前就已去世。将教师工资实行“一县两制”,显然是有悖常理。笔者以为,不管当地ZF当时出于何种理由,偏偏不足额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工资,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农村教师同城里的高中、初中教师一样履行了教师职责,就应当获得同样的劳动报酬。  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省级人民ZF要统筹安排,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落实省长(主席、市长)负责制。安排使用中央下达的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省、地(市)不得留用,全部补助到县,主要补助经过努力仍有困难的县用于工资发放,在年初将资金指标下达到县。各地要抓紧清理补发历年拖欠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时值年关,一些农村教师仍在期盼当地ZF能早一点补发拖欠的工资。县教育局作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教师平等获取劳动报酬的责任,要真心实意为教师排忧解难。农村有一句熟语:叫做“有钱把钱,无钱把言”。农村教师也是社会弱势群体,如今,应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   朱润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657
回帖
300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10-6
发表于 2011-11-11 22: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不给勤劳的教师发全工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006
回帖
699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9-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准确消息说,各校出纳会计要开会,是为了望江县历史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精选微讯视点,搜罗雷池网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7187
回帖
32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10-21
发表于 2011-11-24 1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ZF啊……{:soso_e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006
回帖
699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1-9-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7: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毕竟是一个好消息
精选微讯视点,搜罗雷池网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5-7 23:08 , Processed in 0.1814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