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46|回复: 11

[诗歌] 望江,穿越雷池的城!

[复制链接]
UID
48692
回帖
2835
金币
60 个
注册时间
2012-7-13
QQ
发表于 2015-12-3 1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望江,穿越雷池的城!
诗文/张松生


望江:穿越雷池的城!
雷池从钟楼的屋顶流过
向前把二中拦腰抱住
政府广场上渔民的后裔们
扭动腰子释放过多的能量
客运新站是雷池大道的航母
驶向九江方向

华阳河是望江儿女的红腰带
高挂在二郎山、二面尖的树梢上
成了飘扬泊湖、武昌湖的风帆
雷阳、吉水、赛口古镇
水产店里的绳索与网
都是从雷池贩运过来的
雷池市场、龙湖农贸市场
那些鲜活的鱼虾
都是从雷池跳上岸的

小毛、小狗装进蔑竹篓
交给娘或奶奶
在那个叫灶下的地方煮或红烧
炊烟指向天空飘散
雷池缠绕望江流淌

延续了几千年...........。


2015.12、03   12:03   写于合肥江,穿越雷池的城!

诗文/张松生




望江:穿越雷池的城!
雷池从钟楼的屋顶流过
向前把二中拦腰抱住
政府广场上渔民的后裔们
扭动腰子释放过多的能量
客运新站是雷池大道的航母
驶向九江方向


华阳河是望江儿女的红腰带
高挂在二郎山、二面尖的树梢上
成了飘扬泊湖、武昌湖的风帆
雷阳、吉水、赛口古镇
水产店里的绳索与网
都是从雷池贩运过来的
雷池市场、龙湖农贸市场
那些鲜活的鱼虾
都是从雷池跳上岸的


小毛、小狗装进蔑竹篓
交给娘或奶奶
在那个叫灶下的地方煮或红烧
炊烟指向天空飘散
雷池缠绕望江流淌


延续了几千年...........。


2015.12、03      12:03    写于合肥

点击:www.cykjphoto.com望江穿越创意影像馆图文礼品定制热线:15324555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0251
回帖
5085
金币
122 个
注册时间
2013-10-25
发表于 2015-12-3 12: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长宁区
人就像房子,朋友就是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我愿是你最大的那扇向阳窗,春送花香秋送气爽,夏送凉风冬送阳光。愿快乐每一天,健康常相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0251
回帖
5085
金币
122 个
注册时间
2013-10-25
发表于 2015-12-3 12: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长宁区
华阳河是望江儿女的红腰带
高挂在二郎山、二面尖的树梢上
成了飘扬泊湖、武昌湖的风帆
雷阳、吉水、赛口古镇
水产店里的绳索与网
都是从雷池贩运过来的
雷池市场、龙湖农贸市场
那些鲜活的鱼虾
都是从雷池跳上岸的
很生动的语言!!
人就像房子,朋友就是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我愿是你最大的那扇向阳窗,春送花香秋送气爽,夏送凉风冬送阳光。愿快乐每一天,健康常相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0251
回帖
5085
金币
122 个
注册时间
2013-10-25
发表于 2015-12-3 1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长宁区
雷池从钟楼的屋顶流过
向前把二中拦腰抱住   
人就像房子,朋友就是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我愿是你最大的那扇向阳窗,春送花香秋送气爽,夏送凉风冬送阳光。愿快乐每一天,健康常相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5399
回帖
60386
金币
1845 个
注册时间
2010-12-21
发表于 2015-12-3 13: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宁波
好城
<font color=&quot;Red&quot;>我的微信: nbsxq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220
回帖
9398
金币
10 个
注册时间
2011-9-24
发表于 2015-12-3 14: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4012
回帖
579
金币
176 个
注册时间
2014-2-23
QQ
发表于 2015-12-3 14: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5187
回帖
1479
金币
11 个
注册时间
2015-1-4
QQ
发表于 2015-12-3 14: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望江雷池,雷池望江。
天阴沉沉的下着雨,我专注着望江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2733
回帖
49671
金币
10434 个
注册时间
2013-2-15
发表于 2015-12-4 07: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望江的人文现在被一些过路客稀释了
莫认真亦不可不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8404
回帖
963
金币
17 个
注册时间
2012-1-2
QQ
发表于 2015-12-4 13: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转载]刍议雷池 (2015-09-01 22:28:29)[删除]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刍议雷池作者:红杏在林

刍议雷池
    生于斯,长于斯,每天生活在雷池,却不知真正的雷池究竟定位在何处。作为一名望江人、雷池人,的确不能不有点悲哀。


    看过太多关于雷池的文章,权威、资深人士,乃至官方文献,官方网站披露的各种各样的文字,似乎都有不敢苟同的结论,使人不得不想说几句话。
(一)   古雷池的形成年代
    因为不是科学考证,所有理由、依据只能从典籍中去寻找,由前人的文字说了算。
《太平御览(六十五卷)》引《孝子传》:“孟宗为雷池监,作鱼乍一器以遗母,母不纳。”孟宗,又名孟仁,三国时的江夏(今湖北黄岗西北)人,曾在望江雷池地域任监鱼官
    《三国志·吴志》中亦有此记载。
这就是说,最晚是在三国时期,就有雷池,并且设立了行政官员。这也就是说,在江淮这片土地上,早在1700多年前便已经有古雷池的存在。
     而可以肯定∶那时代没有同马大堤将长江牢牢锁住。那时的雷池与长江是百分百的“江湖一体。”长江水位只要稍稍上涨,整个今天望江境内除了香茗山、长岭、太阳山、南台山等高埠外,满眼一片汪洋。没有泊湖、岚杆胡,也没有四大金盆、大小漳湖、青草、武昌湖的存在。只有一个浩瀚无垠的水域雷池。
这一片水域西接宿松,北接怀宁,东南与长江一体,直接东流、至德。以其浩瀚无涯之势成为兵家水军交锋之地。
    当时的雷池监,是否在今天的望江城,我不敢断言,从望江近城出土的春秋、战国墓葬、唐宋墓葬来看,望江南台山、钵盂山等区域应当是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而这一带连同太慈、桃岭凉泉直至长岭整个区域,同茫茫荡荡的雷池相比,也就是伸入雷池、三面环水的那一小块地方而已。
(二)   关于发生在雷池的战争
    时代背景∶北方士族在西晋灭亡后,拥立司马后人南下,在建康(今南京)立都。北方士族把持朝政,排挤南方士族。王导、庾亮掌政期间,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南方士族拥兵自重,多有谋取政权之意。为护卫京城安全,最主要的还是防止、拦截拥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叛乱。庾亮令温峤守浔阳(今九江)。公元327年,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起兵反晋,温峤有领兵东下以护卫南京之意,但庾亮未肯认同,复书温峤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
    这便是后来的雷池令人颤栗的根源。
    至于后来发生在雷池的那场战争,已是公元410年,东晋王朝最后的时日。据《资治通鉴。晋纪》所载∶
    刘裕军雷池. 卢循声言不攻雷池. 当乘流徑下. 裕知其欲战. 十二月. 己卯. 进军雷池. 庚辰. 卢循. 徐道覆帅众数万. 塞江而下. 前后莫见舳舻之际. 裕悉出轾舰. 帅众齐力击之. 又令步骑屯于西岸. 岸上军投火焚之. 烟炎涨天. 循兵大败. 走还浔阳.
    其时,刘裕尚未称帝,只是能征善战,手握重兵而已。《二十五史。南史》与《二十五史。晋书》所载大体相同。战场非常大,也十分惨烈。卢循水军甚众,故有“塞江而下” 之说。可见,当日雷池绝非后人牵强附会定位的雷港。
    实在不知后人是根据什么来定位,说古雷池就是今天的雷池乡的。只要认真看一看上文,便不难看出这样的定位有多么荒唐了。
卢循塞江而下的水军舟船,行至雷池,居然“前后莫见(刘裕)舳舻” ,如果只是今天的那个小小雷池乡,那刘裕该伏兵何处呢?又如何装得下卢循塞江而下之水军呢?
     还有,刘裕“又令步骑屯于西岸,岸上军投火焚之” ,这个西岸,难道是今天的望江城一带吗?肯定不是。那么它该在望江的什么地方呢?
据本县《方氏枢密宗谱》所载∶
    宋末.南北交争.中州大扰. 因乱徙居望江之西北莲塘城家焉. 城. 故刘宋武帝讨卢循时屯据处也. 在香茗山下.周围委土石为堑. 横直二里. 四门旧迹犹存.
    原来刘裕屯兵在香茗山下的连塘诚一带。也就是上文所言的“西岸” ,是雷池的西岸。刘裕伏兵,则在雷池深处的今之武昌湖内。
其时,雷港还在雷池的水下,尚未形成沙洲。雷港成为可以居住耕种的沙洲,最早也应是在唐代,(公元700年前后)卒于公元794年的鞠信陵写过一首《移居雷港》的诗,如果可信的话,时间上或许可以认为是雷港最初的记录。但诗中有云∶“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句,看上去不象是水中沙洲,而象是有些类似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的景象。所以此诗令人颇有些怀疑,难辨真伪。据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沈三曾等参修的《御定全唐诗》第五函第七册,所载鞠信陵诗六首中,确载有此诗。但题为∶《移居洞庭》而不是雷港。(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全唐诗》上册七九三页)足见此诗不可信。
     宋人黄山谷有一首《大雷口阻风》的诗,所描绘的大雷口景象与鞠诗有太多不一致,黄诗云∶“号撸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又云∶“孤无十室旅,饭困三餐韭” “黄芦獐鹿场,此地广千肘。”(注∶按方以智所著,一肘为二十四指;又一弓为四肘,也就是说一肘约合一尺二寸五,一千肘也就折合约四百米左右。笔者)
    两诗相比,谁的诗更可信,应当是不言而喻。至于说,今天的雷池乡,当时,根本就不会有此名称出现的。黄山谷阻风于大雷口,一共写了三首与大雷口有关的诗,这只是其中之一。其余两首也没有一点鞠信陵诗的意境,那时的大雷口,似乎还不是一个理想的安居之地。
    方氏一门是宋末迁居望江的,连塘城为其发迹之处,这样的记载应该是不会有错的。显然,连塘城之东便是雷池之所在,是刘裕伏兵火攻卢循之广大水域,而这广大水域,虽然也包括了今天的雷池乡,也是当时的战场,但要将战场锁定在那小小一片水域,显然是不对的。
(三)   关于那封家书与大雷岸
    同样是在南朝,前后不过几十年间之事,雷池虽然在不停发生着变化,但决不会变得如此迅速。鲍照所登之大雷岸,肯定也不会是今天的雷港。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有这样一段描写∶“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
    这段文字非常经典,常常为人引用。只是,很难判断出鲍照所登之大雷岸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有人说这是描写雷港四面景色,我不敢苟同,也没见到过前人的文字有这样的诠释。因为,在距鲍照到大雷岸不过几十年之前。雷池作为一次大战的场所时,应该还没有雷港。那时的雷港还在水下,不在大雷岸。而且以今日雷港的地理方位而言,信中所说的东、南、西、北所状的景况都很难令雷港对号入座。是鲍照搞错了方向呢?还是后人替他选错了登岸的地点?
    问题出在哪里呢?显然是后人将雷港、华阳那一带数百年之后才有可能浮出水面的沙洲,提前充当了大雷岸。而真正的大雷岸--今天的南台山、君皇山、望江城、回龙宫、沈冲、太慈、凉泉以及长岭、码头、香茗山直至古炉、赛口等当时临水的高岗丘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雷岸却被视而不见。
    笔者不揣冒昧以为∶大雷岸就是当年雷池监所在之所有陆地,而鲍照登岸之地极有可能就是雷池监的所在之处。
(四)   关于雷池的沧桑与移民
    三国时,望江(或许应当称雷池)隶属于吴,地少人稀,民以渔为业。所以,最早的行政机构便是与渔相关。土著的望江人承袭的都是典型的吴文化。在大雷池的封锁下,这种吴越文化的传承很少遭到破坏或影响。直到雷池在经过隋唐两宋漫长的历史变迁,进入到元代,大面积的荒滩湖洲不断涌现。来自鄱阳湖瓦屑坝的众多后来成为望江许多大姓的一世祖的出现,(关于这点,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先生有文《瓦屑坝--安庆人的根》讲得很清楚,这里不多说了)雷港、华阳等沿江沙洲及武昌湖环湖嘴头、高埠纷纷为那些来自楚地的移民占领,他们拓荒立业,在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将携带而来的太多的楚文化在这里与当地的吴文化发生撞击,相互影响,不断交融,构筑着身兼吴楚文化的望江文化特质。
但吴文化在望江这片土地上积淀太深,很多优秀的东西,直到进入上个世纪,都未能被楚文化影响改变,或者说异化。这里且举望江人在衣食住行方面显现出的两个典型∶
    一是“青砖黛瓦马头墙”,这种浓厚的徽派建筑艺术,虽然经过六、七百年,在望江一直而来都未能改变。相反,大量的移民来望江后,便舍弃了他们原本的建筑风格而承袭着徽派建筑的艺术,并一直沿袭到上个世纪中叶。
    二是产生于望江土著中的挑花,直至今天,仍然未曾加入一点湖北挑花的元素入内。依然是纯而又纯的望江原汁原味。而这种衣饰艺术却很快影响到了自楚而来的移民,很快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在艺术风格上,望江挑花与合肥、芜湖挑花、苏州刺绣却又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如望江挑花中有一种针法,挑出的图案正、反两面一模一样。而这种技巧也是苏绣中最完美的技法。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所取的材料不同而已。
    三是与上述本土文化传承相反的外来文化的交汇接纳,明显是从楚地传入的端午节的划龙船、吃粽子等节日文化,却很难影响到望江全部的土著。在很长的岁月里,吃粽子仅影响到县城一带,未能进驻到如长岭、鸦滩、香茗山等地区。那里的人至今端午只吃粑,不讲究吃粽子。便连同样也是楚地移民的帅姓后人,也随乡入俗,改变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只有香茗山中少数村子至今仍有吃粽子的习惯。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望江民俗、方言,肯定不难从中发现这类离开古雷池的影响便无法解释的作为。
    从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看出∶至少是从三国以前起,雷池便以其广袤护卫、也封锁着望江这一片土地。直到明清间方退出这一职场。也就是说雷池在退出这一职场,只不过六、七百年而已。它有过太深的文化积淀,不只有移民文化。
如果,古雷池只是今天的雷池乡,它是起不到那种威慑力,也起不到护卫封锁一方文明的职能作用的。
(五)   从望江地名录里看雷池
    上个世纪,望江出版过一本《望江地名录》。认真细看,颇有很多有趣之处。仅从地名的字面来看,实在有太多望江特色。
     出现频率最高的望江地名是∶墩、嘴、滩、湾、港、渡、洲、圩,而用丘、岗、梁、坡等字为地名的却少之又少。从地理学的角度比较滩、湾、港都不难理解,只有墩与嘴,那也就相当于岛与半岛了。也就是说,所有这些都是冲着水而来的。
    所谓墩者,一定在命名时是四周环水的。如∶凤凰墩、一里墩、五里墩、鲇鱼墩、陆家墩、郑家墩、张家墩、周墩、王墩、曾墩。
    而嘴则一定是至少是有两面或者是三面伸进水中的。如刘家嘴、角合嘴、西家嘴、方家嘴、杨树嘴、苍风嘴、土岗嘴、沙嘴、郑家嘴。
    至于滩、湾、港、渡,当然是靠近水面的了。徐家滩、老鸹滩、陶寓滩,北港、南港、雷港、古港、杨刘港、芦席港、何家渡、计家渡、武昌渡、赤湖渡、西湾、杨湾、周湾、大湾、上湾、下湾等等。
    还有如∶莲洲、白沙洲、磨盘洲、新洲、福洲;赛口、沟口、龙潭口、龙口、套口、姚门口;至于圩,西圩、东兴圩、四合圩、德胜圩、保兴圩,大的小的,那便太多了。
    此外,还有如长岭埠、孙家埠、邬家埠、余家埠、江家埠;北门坦、吴家坦;石矶头、老林头、江嘴头、徐家嘴头;西埂、东埂、苦草埂、大湖埂、蚂蚁埂;螺蛳宕、吴家宕;枫树汊、黄汊;毕家塌、西塌等诸多与水相关的地名。
    这些地名,不管今天如何,在命名之时,它们都无一例外,是与水联在一起的,仅在地名录一书中便不下一百五十处。本人不揣冒昧猜测,如此状况,在全国众多市县中也应该是不多见的。由此,也不难看出当日雷池有何等壮阔浩瀚,对望江这一方土地有多么大的影响力。笔者窃以为,这是今天区区一个雷池乡根本就无法办得到的。
(六)   关于“三山六水一分田” 之说
    虽然,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望江的山,充其量也就是小丘陵而已。但望江先人们并不因此就从望江地理中抹去那个“山” 字。被望江人称为山的丘、岗,其实也不在少数。从近城开始,钵盂山、南台山、翠岭山、太阳山、竹山、鹧鸪山、龙山、象山、椅子山、红山、蛇山、凤山、以及总称香茗山的诸多大大小小的这山、那山,少说也有几十个。这些山的面积加在一起,以先祖们的说法也就是望江总面积的十分之三,这便应当是所谓的“三山”了。
     至于“六水”, 除雷池而外,望江今日尚存的虽有武昌湖、焦塞湖、泊湖、岚杆湖及宝塔河、长河等广大的水域,如果不算上大、小漳湖、莲洲、雷池、白沙、杨湾等大面积的平原,无论如何也够不上十分之六的比例的。
     我不是熟悉地理、水文的职业人,不知道如今被称为漳湖、莲洲、华阳、白沙、杨湾等乡、镇,它们的海拔高度究竟会有多大差别。所以,主观臆测认为,今天的雷池乡在被称为雷池的时候,那些海拔高度不会相差十米八米的上述诸多乡镇,也一定同样地沉睡在水底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淹没着它们的水就不是雷池水。
    当历史退回一千五百年前时,三山、六水是否恰如其份,应当是不难回答的了。
    山与水占了望江十分之九,剩下的那一分田,究竟可供多少人耕种,也不难想象。是以,望江先民们才以渔为主业。大量的农耕,便都是古雷池渐渐萎缩之后的事。而这个时间档,最早也就是元明之时。
    大自然为了帮助后来人猜想先民时之地理,至少在望江就给过我们一种这样的提示∶在被先祖们命名为山、岗、矶、墩的地方,大自然涂抹的是赤红的土壤;其余的,应当被称为古雷池的所有后来都变为桑田的地方,则都是棕与黑的涂层。
(七)   关于大雷岸的女人们
     雷池人古以捕渔为业,世居大雷岸的女人们则肩负着比男人们更为辛苦的耕与织的劳作。操持家务之外,通常都还要负担起田园中男子们无法兼及的农务。
居于香茗山东西高岗及长岭、太慈一带,被后来人称为“后山” 的地域,在丘陵、高岗中集中了数量不多的可耕之地,居于此地的先民们离水域较远,从事农耕是他们的主业。这一带的女人们也如诗所云∶“昼出耘田夜织麻”, 每人都有善于纺织的本领。
    多数人家,纺纱织布都是为了生活需要,为了家人穿着。只有少数男丁不旺的家庭,耕种困难,方赖此末技以为谋生之本。
不过,大雷岸的女人们织麻的目的,却不是为了穿着,“锲麻织网” ,为的是捕渔为业的家庭。将一束束苎麻分成细丝,一根根捻成长线,存放在专制的线箩内。然后上梭织网。
    靠近水边的雷池女人,人人都会拥有这种技能。并且,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望江有首民谣∶“棠梨树,开白花,养女莫把河沿下。日里撑船打大网,夜里点火织网纱。。。。。。。”应当就是一时的真实写照。
    以民国年间为例,望江县城人家,大户财主出身的女性,以识字绣花为主,小户人家女儿则从小就要学会缝制、织网的手工。贫寒人家,锲麻织网尤为重要,是家庭生活重要的一项经济来源。其时,她们的家庭早已与捕渔之事了无瓜葛,织网只是为了卖钱。所以,家境不宽余的人家,女人们一年四季,不分昼夜,所有的空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织网上。而且,她们一个个技艺精湛,夜里不用灯火照明,一样可以发挥自如。夏夜里在月光下、星光下,一面纳凉、聊天,一面不停手穿梭而织,在小县城中随处可见。
    居住在水边的大量移民之后的女人们不一样。她们所居的江洲湖滩拥有蕴藏丰富的芦苇,是编织芦席的大好材料。她们因此多习练了编织芦席的手艺。虽然,编织芦席的劳作又脏又累,十分辛苦,但她们制出的芦席用途广泛,大量用于防水、防潮,是仓储垫底、搭建临时住房、遮盖烧窑砖坯等必不可少之物,十分畅销,每年都有大量舟船载往上下水大埠。这是可以令她们赚取足以添补家用的生财之路。
以吉水村(旧为吉水镇)为例,一河之隔便是大量的荒洲湖泽,芦苇丛生,编席之材用之不竭。所以,直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油毡未问世前,芦席在建筑上仍称必需材料时,一直都还有不少人家仍操此业。直到油毡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芦苇的急剧萎缩,产量大减。制芦席之业才最终从家庭副业中走开。
    以雷池千古沧桑演变而论,从荒洲的芦苇丛生,到如今的沃野千顷,棉粮遍地的变换,中间不过数百年的时间。大雷岸的女人们也只是适逢其时,抓住了机遇,走过了剖芦苇、编芦席的短期繁荣。
    只有纺纱、织布、织网的延续显得十分漫长。直至上世纪后期尼龙线问世,民间织网以营利谋生活的操作才最终绝迹。
    到本世纪,持续最长的纺纱织布,也濒于绝迹。唯“后山” 少数人家,以机纺经纱为材料的制作,仍然在固执地进行。其目的仍旧是为了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什么商业行为。而且,实事上是她们选用的材料的大改变,开司米的介入使得家庭织布有了延伸的理由。
    也许,大雷岸的这些女人们的劳作本身并不能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她们的一代代延习的家庭手工技艺,与雷池的沧桑巨变有何种关系。但这种近乎三级跳的女子手艺的分布与传承却不能不令人联想深思。
(八)   刍议雷池文化现象
     常听人说“雷池文化现象”, 只是不知其中究竟是何种内涵,甚至不知是褒是贬。只觉得有点高深莫测,以我的学识学历,还轮不上去讨论这种学术气味的命题。所以,这里只能乱说一通,公开坦明我的对于“雷池文化现象”的理解。当然是一孔之见,极有可能就是一派胡言,会有千夫所指的。
    首先,我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文化现象∶望江人很能干,能创造精美,也很重视传统。并且善于护卫这种精美,不轻易示人,也不轻易放弃。前面所言的望江挑花是一个典型。黄梅戏“龙腔” 也是一个典型,望江人创造出来了独特的艺术精品,但没有极力张扬,去扩大影响。只是一代代传承,或在传承中发展、自我完善。不舍弃、也不求推而广之。有一点敝帚自珍的情结。
    正是因为如此,望江人很多传统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乃至很多民间习俗、娱乐活动,至今尚能在外地已然绝迹的现代文明社会里悄悄保留下来。如“打五猖” 、“堆八仙” 、“打金花子” 、“笃筲箕姑娘” 、 “拜老郎菩萨” 、“纺纱织布”等,这是基于对传统的护卫,而不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再就是与上述现象相悖相关的,不太乐意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直至上世纪中叶,望江人始终如一坚持住在传统的徽式住宅,既便是有钱有势的大户,“洋楼” 、 “洋房” 的兴建,在县城中都十分稀少。仅是这一种传承,直到上世纪末才逐步地被打破。
    基于对传统的护卫,望江文人往往有“文章是自己的好” 的偏见,极容易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者,则容不得持不同见政者,嫉贤妒能、文人相轻等。对于外地外界很多新的、高层次、高品味的文明、文化或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也许他们真的都很能耐,但那也只是过去,是曾经,所以,虽然没有人妨碍你沾沾自喜,但你已然被淘汰,只是自己不知,或者装着不知罢了。
    如果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上个世纪中叶以后便渐渐地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极端。时尚的极端。如众多来自于都市的艺术团体的演出、众多产生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活动,歌厅、舞厅、美容、美发、录相、桌球,都差不多先于周边县最早风靡起来。尤其是望江人衣饰文化的观念,几乎到了可以引领时尚潮流的水平。
    令人不禁会联想的是∶这种开放的观念恰好就产生于古雷池在完成其沧桑变化之后。不管是否是雷池的文化现象,都可见雷池对于望江大地、望江人有着多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全面的封锁、护卫,无论如何都不是今天雷池乡那一小片水域能够办得到的。
(九)   综述雷池的定位与其他
     综合上述,笔者以为关于古雷池应该如何定位,已经说得比较明确了。虽然,有很多理由都似乎是有牵强附会的嫌疑,但笔者窃以为,这绝无哗众取宠之意,只是想摆明个人观点,尽可能还雷池一个真正的历史面目。对此持不同看法者,想批想责都无所谓。
    所以,根据上述的林林总总的看法,个人认为,古雷池的复原可以依照下述的办法就可以一目了然。
    如果可能的话,弄一张1954年洪水时的受灾区域水文图,参考一下便不难想见雷池当日的气势。这实际就是当长江水位上涨到19。5米时,抽掉同马大堤可以看到的一切。那时整个望江被洪水覆盖的地方都是古雷池之领域。
    古雷池是在江水改道、泥沙沉积中逐步升高而萎缩成为今日面貌的。当日的江湖(雷池)一体时,根本就无须19。5的水位。
    前文有史料,刘裕屯兵于连塘城时,是在年底,那场战争开始在12月。是长江的“枯水” 季节。(卢循之军顺江而下则在第二年)所以,雷池当时的海拔高度绝非今日,而是与最低水位时的长江一样,武昌湖也同样。都是在只有最低水位却依然可以通行大小战船的深水湖泊。否则,刘裕之水军根本就进驻不到(雷池)西岸步兵火箭可射的范围之中。那时的码头,(今仍称码头)是十足的停船码头,长岭埠也就是靠近水边的贸易小镇。后来的望江县,从宿松到怀宁,在当日其实是只有从大桥、新桥到麦元、香茗山一小片陆地与太湖县域的陆地相接的。整个雷池监东、南、西南、东北三方都是汪洋水域的。
(十)   广义与狭义的雷池
     有人说雷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种说法很新鲜,也很时尚。但也无非就是不肯承认古雷池定位的真实结论。或者也就是对真实与虚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折中。
雷池就是雷池,从来就未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许是笔者读书太少,从未见过有典籍文献作过如此定论。虽然望江可以有广义的望江县与狭义的望江城的区分,但望江县城毕竟自古就有过“县城” 的定名。而雷池乡却从未有前人授以过雷池的命名,它只有一种叫法,那就是雷港,白纸黑字注明是雷池入江的出水口。笔者无法赞同将一个小小的入江之口,偷换概念叫着狭义的雷池。如同笔者绝不认为将茶壶嘴称为茶壶是理所当然的一样。茶壶就是茶壶,茶壶嘴就是茶壶嘴,茶壶嘴决不能称为狭义的茶壶。
     还雷池一个历史的真面目,是为了尊重历史,研究历史。是为了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寻找、破译沉积在我们脚下许多不解之谜。是为了今天的人们在书写未来文明时有一个可资参考、可供思索的镜面。而不是为了积淀几行文字与涂抹在自己身上的那一米阳光。
    今天的人们不知是出于何种理由,是保护?还是借助?将古雷池定位在今天的雷池乡,而且,出现在众多的官方文件、画图、文章及多媒体网站中。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据笔者私下接触过的一些关心此事的人士口中得知,对这样的变更颇有微辞,这不是保护古雷池,而是毁了古雷池。因为雷池乡太小,根本代表不了古雷池。
     如果,一定要标出一个古雷池之所在的话,那也应当是今日的武昌湖与焦塞湖整个水域。那里是无可非议的古战场,是古雷池的硕果仅存。这样,才不至于给外人与后人一个误导,应了东坡先生那句名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真的是很可悲的,毕竟,我们都是雷池人,是世居大雷岸的子民,我们都爱雷池,也为拥有雷池而自豪。        
     一孔之见,是与不是,都还需要我们各自再去寻找新的理由、新的佐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是什么人随便说了算。只是笔者希望有识之士能有更多理由批评我的刍议,希望在不断的争议与辩论过后能够有一天达成共识,可以消减来自外部的怀疑与内部自家人的困惑。

     最后,我想说句出格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说到雷池,今天的人们大可不必引经据典考查它的形成、或者源自何处。目前,我们能找出的所有典籍似乎都晚于《三国志》中的“孟宗为雷池监” 的那个记载。所以,雷池的存在是很久远之事。它的形成原因和形成年代,应该都是自然地理学家的研究课题,而不是史学家要研讨的范畴。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一题目上纠缠不休。
    因为我们知道古雷池在三国以前(也许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雷池就已经在那儿了,象洞庭湖、鄱阳湖一样存在于长江水域。用不着管后来的《辞源》、《辞海》、《太平御览》、《水经注》、《古今图书集成》是如何做出结论的。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古雷池对望江曾有过多大的影响,古雷池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影响与积淀来为进一步发展弘扬雷池文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讨论古雷池的根本目的。
点击:www.cykjphoto.comMOBILE:15324555159(波司登与人民剧场斜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8692
回帖
2835
金币
60 个
注册时间
2012-7-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xmh920916 发表于 2015-12-3 12:32
华阳河是望江儿女的红腰带
高挂在二郎山、二面尖的树梢上
成了飘扬泊湖、武昌湖的风帆

谢谢鼓励!
点击:www.cykjphoto.com望江穿越创意影像馆图文礼品定制热线:153245551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9471
回帖
170
金币
2 个
注册时间
2015-6-17
发表于 2016-1-1 14: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4-5-15 18:39 , Processed in 0.08200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