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2588|回复: 2

[分享] 凭吊"忠节先生”-----王之庆

[复制链接]
UID
51061
回帖
90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10-26
发表于 2024-9-30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汤汤雷水,泱泱雷池。千百年来,吾雷池大地,英才辈出。近日在党校学习,幸得王学平主任领衔编撰的《雷池文化史略》,深为雷池义士“忠节先生”之事迹所感动,分享一二以示敬仰。
    王之庆,字修祜,号天宠,生于1593年,卒于1645年,今高士镇佩山王家老屋人。小时家贫,以躬耕农务供养养父母,闲时发奋读书且气节高尚。明崇祯二年(1629),举贡生入仕,任福建尤溪知县,卓有政绩,后至亲仙逝而奔丧归家。当时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攻城略地,望江周边地区纷纷失守,唯独望江尚在明政府手中。1642年张献忠大军压境,县城再次告急。王之庆自告奋勇拜见了时任安庆巡抚的黄配元,陈述自己的守城主张,并请成立“人和社”以御反敌。黄配元请示朝廷得到认可,于是,望江县令袁懋龄委派王之庆招募义勇五百人成立“人和社”,加上原有乡兵三百人,兵民齐心,同仇敌忾,坚守雷池孤城。
   至1645年近四年间,望江官民枕戈达旦,望江城内居民不过七百户,但有齐心协力誓死坚守的决心。攻之愈急,守之愈坚。在旷日持久的战斗中,王之庆同县令袁懋龄一道,身先士卒,立烽烟、冒炮石,率领军民奋力抵抗,寒来暑往,官兵们风餐露宿、昼夜不懈,终于使得望江城不像周边蕲春黄梅一样沦陷。朝廷派员巡查时以“东山御侮”而表彰其忠勇。先是打退了张献忠大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后又连续苦战八十九天,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打退了降清之将左梦庚的长时间围攻。左梦庚因记恨于望江民众的奋力抵抗而导致其屡次损兵折将,决定“望江终固负,当屠城。”
    为了望江百姓免遭荼毒,王之庆再一次挺身而出,以一人之身换取全城安全。王之庆孤生一人走进敌营,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其胆魄大义感动了敌方无数人,后镇守望江的敌将徐勇将军从中周旋,不仅没有屠城而且主动退兵。张献忠赏识王之庆有勇有谋,听从徐勇的建议,任命王之庆为黄州守。王之庆笑而不言,抱定必死之心。六月十六日,守城的文武官员及乡绅士党随同徐勇将军去到九江,拜见江西总督授印加冠。次日清晨,王之庆身穿明朝官服,登岸步行至琵琶亭后碧水池投池而死,但碧水池水深不过一尺,王之庆仰卧在淤泥之中,吸污而去,足见其终于朝廷,报效乡里的坚强决心。王公殉难后,远近震惊,敬佩他忠肝义胆,都称之为“忠节先生”。文人墨客皆纷纷为其致哀祭挽。其中尤以望江名士龙之珠作诗《哭尽节浔池》为代表。
     王公之墓初建于望江城北,后因种种原因迁葬于太湖县五羊畈摇风嘴。1645年为表彰王之庆忠勇大义,望江守府在县城西街修建“王公忠节祠”,以供后人祭奠叩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5251
回帖
15400
金币
5360 个
注册时间
2017-4-17
发表于 2024-10-1 20:4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图谱耀古今,铭论传承励后人。浩浩望江史,文脉延绵,熠熠重光,承古拓今,生生不息,永远激励着雷池儿女当自强。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1061
回帖
901
金币
0 个
注册时间
2012-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9: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3579举世无双 发表于 2024-10-1 20:46
英雄图谱耀古今,铭论传承励后人。浩浩望江史,文脉延绵,熠熠重光,承古拓今,生生不息,永远激励着雷池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1-18 19:00 , Processed in 0.08668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