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709
- 精华
- 1
- 阅读权限
- 130
- 最后登录
- 2024-11-30
- 在线时间
- 647 小时
- UID
- 51061
- 回帖
- 901
- 金币
- 0 个
- 注册时间
- 2012-10-26
|
汤汤雷水,泱泱雷池。千百年来,吾雷池大地,英才辈出。近日在党校学习,幸得王学平主任领衔编撰的《雷池文化史略》,深为雷池义士“忠节先生”之事迹所感动,分享一二以示敬仰。
王之庆,字修祜,号天宠,生于1593年,卒于1645年,今高士镇佩山王家老屋人。小时家贫,以躬耕农务供养养父母,闲时发奋读书且气节高尚。明崇祯二年(1629),举贡生入仕,任福建尤溪知县,卓有政绩,后至亲仙逝而奔丧归家。当时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攻城略地,望江周边地区纷纷失守,唯独望江尚在明政府手中。1642年张献忠大军压境,县城再次告急。王之庆自告奋勇拜见了时任安庆巡抚的黄配元,陈述自己的守城主张,并请成立“人和社”以御反敌。黄配元请示朝廷得到认可,于是,望江县令袁懋龄委派王之庆招募义勇五百人成立“人和社”,加上原有乡兵三百人,兵民齐心,同仇敌忾,坚守雷池孤城。
至1645年近四年间,望江官民枕戈达旦,望江城内居民不过七百户,但有齐心协力誓死坚守的决心。攻之愈急,守之愈坚。在旷日持久的战斗中,王之庆同县令袁懋龄一道,身先士卒,立烽烟、冒炮石,率领军民奋力抵抗,寒来暑往,官兵们风餐露宿、昼夜不懈,终于使得望江城不像周边蕲春黄梅一样沦陷。朝廷派员巡查时以“东山御侮”而表彰其忠勇。先是打退了张献忠大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后又连续苦战八十九天,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打退了降清之将左梦庚的长时间围攻。左梦庚因记恨于望江民众的奋力抵抗而导致其屡次损兵折将,决定“望江终固负,当屠城。”
为了望江百姓免遭荼毒,王之庆再一次挺身而出,以一人之身换取全城安全。王之庆孤生一人走进敌营,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其胆魄大义感动了敌方无数人,后镇守望江的敌将徐勇将军从中周旋,不仅没有屠城而且主动退兵。张献忠赏识王之庆有勇有谋,听从徐勇的建议,任命王之庆为黄州守。王之庆笑而不言,抱定必死之心。六月十六日,守城的文武官员及乡绅士党随同徐勇将军去到九江,拜见江西总督授印加冠。次日清晨,王之庆身穿明朝官服,登岸步行至琵琶亭后碧水池投池而死,但碧水池水深不过一尺,王之庆仰卧在淤泥之中,吸污而去,足见其终于朝廷,报效乡里的坚强决心。王公殉难后,远近震惊,敬佩他忠肝义胆,都称之为“忠节先生”。文人墨客皆纷纷为其致哀祭挽。其中尤以望江名士龙之珠作诗《哭尽节浔池》为代表。
王公之墓初建于望江城北,后因种种原因迁葬于太湖县五羊畈摇风嘴。1645年为表彰王之庆忠勇大义,望江守府在县城西街修建“王公忠节祠”,以供后人祭奠叩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