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22|回复: 0

凉泉乡:非遗“龙腔”声声入人心

[复制链接]
UID
688
回帖
51
金币
820 个
注册时间
2008-11-1
发表于 昨天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凉泉乡湖滨村龙家仓下“龙腔”展示馆,大锣、班鼓、小锣、铙跋等老物件映入眼帘,一套一套戏曲服装,向人们阐述着“龙腔”文化的历史,三五成群农民们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龙腔,现场一派祥和景象。

“龙腔是望江县黄梅戏唱腔的统称,是黄梅戏最具特色的传统唱腔之一,是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战争结束以后,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传承黄梅戏,龙坤玉、龙甲丙父子便组织了一个黄梅戏班,白天从事农业生产,晚上进行黄梅戏训练,他们就是在这个戏堂里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村民龙爷爷介绍道。

近年来,凉泉乡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制宜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凉泉乡湖滨村在龙腔陈列馆中开办了老年学校,别具一格的龙腔教学课程,深受老年朋友们喜爱。

“我一直都很喜欢龙腔,没想到一大把年纪还当上了龙腔老师,又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学习龙腔、接触龙腔,我十分高兴。”龙腔传承人龙长生说。

优美流畅的曲调,动人心弦的乐器,无不诠释着大家对龙腔的热爱。凉泉乡也将在传承中进一步挖掘龙腔文化,在文旅融合上激活龙腔活力,让更多人了解龙腔,喜欢龙腔,也让龙腔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凉泉乡:赵荣荣)

来源:望江县人民政府网

望江论坛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客户端|皖公网安备34082702340930号|望江论坛 ( 皖ICP备18018829号 )

GMT+8, 2025-7-8 03:41 , Processed in 0.1304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有害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5855656055 举报邮箱59080147@qq.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